說到把玩器,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就會聯想起“文玩”二字。這幾年,文玩儼然已成了一股席卷全球的風潮,使得無數人為之沉迷。文玩,顧名思義,是一種有文化、有內涵的玩。它根植于中國古代文化,也因此與玉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田玉把玩件中頗富特色的一個品類——玉壺。說到玉壺,免不了就要說到和田玉中的各色器皿爐瓶件。據考證,中國的玉雕爐瓶器皿大多承襲、借鑒了夏、商、周三代青銅器的造型,也有一些是從遠古時期一些古拙的石器、彩陶形狀變化而來。壺,就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古代,壺所代表的并不單單只是一種盛水的器皿,尤其是玉壺。事實上,早在漢唐時期,玉壺便已有了它特殊的涵義,那時的皇帝會不時頒發一種玉制的壺形佩飾,以寓敬老、表功之意。唐?王昌齡“一片冰心在玉壺”正是由此而來。冰心玉壺,均是高潔之物,冰在玉壺,兩廂映襯,其高潔脫俗處自然不言而喻。
此玉壺造型小巧玲瓏,玉質細膩油潤,壺身多處留有子皮,壺紐與壺柄以鏈條相接,倍顯工巧精致。
紐蓋與壺嘴各琢一只蛐蛐,方首長須,相對而鳴,意甚親密。壺身翠竹葉片如劍,竹節蒼勁,一葉半枝,已見竹之風骨。
不但如此,古人對壺,還有一種神秘的崇慕感?!逗鬂h書?方術傳下?費長房》中就敘述了東漢費長房見市中有老翁懸壺賣藥,集市一完便跳入壺中。費長房覺其不俗,便拜叩老翁并隨其入壺,見壺內玉堂富麗,酒食俱備,方知老翁乃是神仙。因為這個故事,玉壺也常被后世的文人墨客用來指代仙境。古代玉壺地位之尊崇也由此可以想見。
此玉壺精選墨玉子料雕琢而成,器形端莊大氣,壺嘴、壺蓋及柄身皆雕作竹節狀,壺身妙施巧雕手法,琢一雙體態輕盈,雙翼舒展的蝙蝠。竹與蝠素有祝福之意。
整器玉質細膩油潤,黑白分明,白色玉肉雖少,但如云似霧、若隱若透,予人強烈的視覺沖擊與藝術感染力。
撇開歷史、文化等方面因素,單從本身而論,玉壺也極具把玩性與收藏價值。壺是玉雕器皿件的一種,而玉雕器皿件,尤其是把玩類的器皿對材質要求一般都很高,工藝方面,又非常講求意境,因此一般做工精細,線條簡潔流暢,且形制小巧,寓意吉祥。
提梁壺,一般造型古雅古趣,因提手在壺身上方,所以名為“提梁”。此壺提手則更別致一些,為兩根桃枝扭結,枝上雙桃相連,枝葉葳蕤茂盛,別有一番韻味。
壺紐鐫刻桃實、蝙蝠,有福壽雙全的寓意。整器造型古拙,玉質細膩油潤,色澤勻潔,盈手可握。
和田玉把玩壺不但兼具實用與欣賞雙重價值,還是一種養生保健的好方法。眾所周知,人的雙手遍布著很多神經元和經絡,尤其是十指指尖,是經絡的終端,所以經常把玩文玩、玉器,還有利于經絡暢通,最終達到健身祛病的功效。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雅致玉香插:香文化中的玉雕藝術
下一篇:夏日清涼——斑斕玉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