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年來,喀什玉龍河的沖刷洗滌,讓和田玉子料圓潤光潔,皮色美麗,表里如一。人們因此說,和田玉不存在賭性。而在七八年前,白皮料逐漸出現在玉石市場,近年來受到熱捧,價格上漲數十倍。它們披著或厚或薄的皮殼,像極了一塊頑石,切開之后才能發現內心的精彩,帶給人們不少驚喜。
專家解讀什么是白皮料
岳蘊輝:新疆巖礦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常務副站長
和田玉子料的表皮,并非原生的,而是子料沉積在河床中,與周圍沉積環境的礦物質、水質、腐殖質、土壤等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以前和田玉子料多產自喀什玉龍河出山口一帶,出產光白子料、紅黃皮、黑皮子料等。
在水流活動劇烈,不斷沖刷和搬運河段,子料皮層一般都比較薄,有皮色的也很少。
喀什玉龍河出產的子料,皮色干凈漂亮,
它們與白皮料有著明顯的區別,也最符合和田玉表里如一的特質
白皮料是近幾年才出現在眾人視野中的。
近年來,由于很多大型機械設備的投入,子料產地挖掘的深度加大,新開挖的產地不斷出現。一些埋藏于古河道、古河床中的子玉,由于長時間埋藏不再移動,受到地下水中鹽堿腐蝕,形成了比較厚的,各種不常見的皮層。
和田玉子料的皮層與沉積環境有密切關系,所以白皮料中出現羊脂白玉、白玉、糖玉、青花墨玉等玉種,并不奇怪。不同的玉料沉積在同一個環境,皮色可能多數是相似的,相同的玉料沉積在不同的環境,形成的皮色卻各不一樣。所以根據皮層來判斷玉質,難度較大,這也給白皮料賦予了一定的賭性。經驗豐富的人,可以根據皮層的透光性和結構、細度初步判斷玉料的質地和價值。
由于白皮子料逐漸被認識,近年來價格漸漲,市場上也出現了用質地較差的玉料偽造白皮子料銷售的案例,由于造假者知道真實料質,在造假的玉料局部故意“開門子”露出小塊玉質比較好的部位,迷惑買家,因此沒有一定經驗的消費者對于白皮子料,出手一定要慎重。
神仙難斷寸玉
切料行家談白皮料
9月15日中午,烏市友好路珍寶樓切料行家吳提豪,切開了一塊客戶送來約十余公斤的白皮料,露出里面滿是石僵和竄糖的玉料。這塊料基本上是賠錢了,帶料來的人有些灰心,她將切開的料留在吳提豪的工作間,吳提豪研究了一下說:“還能磨出一些青花珠子,挽回一點損失?!?/p>
在切料間門口,堆著幾個月來切開的數百公斤廢料,顯示著賭料的殘酷。
吳提豪向記者回憶,大約在七八年前,白皮料開始出現在市場中,十來公斤的料只賣萬元左右,不論買家還是賣家都對白皮料認識不足,但是人們研究玉料的興趣很高。那時候切料間門口,常常圍滿了人,研究切開的玉料。
吳提豪笑著說:“那時候喜歡研究玉料的人,現在都成了老板?!痹谒∠笾校灼ち先菀壮鰳O品青花,白如雪黑如墨。他愛人珍藏的一只青花鐲子,一直沒舍得賣,就是從白皮料中切出來的。
切了這么些年的白皮料,他總結,賭料,必然是十賭九輸,再有經驗的人,十塊玉料中能有一半成功就不錯了。大多數沒經驗的人,都是花錢買教訓。
去年夏天一個老板帶來一塊重約50公斤、賣相不錯的白皮料,市價最低也得七八十萬,切開之后,廢料占絕大部分,剩下的料最多能回本十萬八萬。
之前一個老人帶著一塊十幾公斤的染色白皮料,拿到珍寶樓切。吳提豪得知老人不懂玉,因為輕信別人而買的玉料,錢也本來是留給孩子結婚用的。他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認真研究了玉料,告訴老人切開之后一定是賠錢,勸老人不要切,完整留著說不定還能賣回一些本錢,老人當時就傻眼了,現場抹了半天眼淚。
看慣了切料人的悲與喜,吳提豪表示,有積累的行業人士,輸贏大多能在承受范圍,外行人士幾乎都抱著發財的夢想,往往失敗后的打擊也最大。
切開的財富
新疆玉商談白皮料
一手的原料來源,積累的豐富經驗,不可或缺的運氣,以及過硬的心理素質,讓一些玉商在白皮料上賺取了不少利潤。
在新疆華凌珠寶玉器城五樓青花世界,老板娘古麗守著店,店內集合了大量青花原石、玉鐲、牌子等。
據負責人之一趙俊勇介紹,2007年底,他和弟弟在和田開始做玉石生意,白皮料在當時是被忽視的玉料,價格很便宜。由于青花玉料多出在喀什玉龍河上游,青花也多出白皮料,不同的只是皮層的厚薄。青花明料的價格飛漲,也讓他們兄弟不得不將眼光放在白皮料上。
這些年他倆切的白皮料青花少說也有上百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梢愿鶕窳系募y路走向,皮層密度、潤度等大概判斷玉料的價值,成功率在七成左右。
八年前,和田的白皮青花料,品相好的二三十公斤的料,才兩三萬元。如今,購買白皮料的人越來越多,品相中等二三十公斤的白皮料也要幾十萬元。
當然,白皮料的判斷也不僅僅是從皮層來判斷。神仙難斷寸玉,有時候玉料中出現想不到的綹裂和竄僵,會讓玉料價值下降許多。
在青花世界店中擺著幾塊切開的白皮料,外行眼中皮層基本沒有什么區別,切開的肉質卻明顯良莠不齊。其中一塊約十來公斤的青花玉,中間部位里面露出的玉質雪白,估計至少能出八只手鐲,另一塊十余公斤的青花玉,切開后玉質一般,能否回本都是一個問題。
高風險意味著高利潤,總體上,趙俊勇兄弟倆事業的不斷壯大,跟白皮料息息相關。
讓人著迷的解謎過程
青年玉雕師談白皮料
玉雕加工環節,由于白皮料投入較少,賭性高,受到一些專注玩特色料的青年玉雕師的青睞,青年玉雕師魏剛就是其中一個。
在和田參加第十二屆玉石文化節時,魏剛就在當地市場上去淘特色料和白皮料?;氐綖豸斈君R后沒幾天,魏剛便開始切自己淘回的玉料。玉料切開后,有一塊達到了羊脂白度,利潤瞬間翻了數十倍,其他幾塊也都或多或少能賺一些,這讓魏剛心情頓時更好,也讓他決定近期再去和田淘料。
2008年開始,魏剛開始關注白皮料。那時小塊的白皮料很便宜,也有能力去切。切開厚皮,里面的玉質千變萬化,還可能帶著一點驚喜,這個解謎的過程,讓魏剛有些著迷。剛開始,切開十塊之中有九塊都是賠錢的,魏剛便拿著切贏和切輸的料反復比較,總結經驗。漸漸的有了自己的一些辦法。白皮料皮層具有透光性,比如強光手電打下去,光線發蒙,那么肉質偏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強光打下去,顏色鮮亮,那么肉白的可能性高。
不斷地總結經驗,也讓魏剛在白皮料上逐漸有了收獲,時常能在十塊料中,賭贏七八塊。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質地詳解
下一篇:碧玉:玉石界一顆上升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