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玉文化以玉器為載體源遠流長,傳承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精美的玉器在古代依附于宗教與政治需要,當今則依附于資本與精神需要,而玉器的創作始終代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時代文化的進步。
陸宜南老師的牌子正面陽刻、背面陰刻運用到玉雕創作
作為中國獨有的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玉雕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征,被譽為東方瑰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五千年來,玉器從王權貴族的神壇走進尋常百姓家,當代玉雕在承襲古老優秀技藝的基礎上,海納百川,兼收并蓄,將繪畫、雕塑、書法、石刻等各種藝術形式為我所用,進入了自由創作的藝術王國。
張建時老師的泉、把西方油畫運用到玉雕創作
私人訂制服務的出現釋放了當代玉雕正不斷走向個性化的信號;而正在變熱的錦灰堆風,則滿足了人們追求精神層面的懷舊感、歷史感及雅致的現代氣息,反映出現代社會的人們生活時空被壓縮重構后,癡迷于多種文化的疊加和時空穿越。借鑒錦灰堆的藝術表現手法,以蒙太奇的組合方式化腐朽為神奇,正成為近幾年來當代優秀玉雕大師們的創作提升方向。
彭浩老師把人物像運用到玉雕創作
客觀地說,當代玉雕在創作中注重設計與立意,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賦予時代新意,從技巧型走向藝術化,強調形式美和藝術美的完美結合,彰顯時代的審美特征,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已經達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度。然而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要求我們更應該關注玉雕藝術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瓶頸。玉雕行業相較于書畫等藝術門類,民間氣味濃厚,狀態游離松散,準入門檻很低,介于工藝品與藝術品之間的尷尬角色,這些都導致了目前整個玉雕行業處于模仿、抄襲狀態,原創稀缺。這對玉雕藝術的發展是致命的。
孫澎老師把錦灰堆運用到玉雕創作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須對應建立豐富多元的物質和精神世界,這無疑對玉雕界提出更高要求。藝術向來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顯而易見,玉雕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只有在創作中更多融入時代精神,在設計中更多運用時尚元素,在工藝上更多應用新科技成果,在意境傳達上更多重視個性滿足和情感需要,才能煥發青春活力,創作出更多有創意的玉雕作品,滿足更多人的更多需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玉文化,推動玉雕藝術的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發展。
原名:原創的缺乏對當代玉雕發展是致命的
作者簡介:
老周屬于典型的70后,1989年參軍入伍,從事新疆和田玉收藏20余年,致力于中國和田玉文化的普及推廣。勤耕不綴功自成,現為中國白玉研究會會員,北京尚品潤博拍賣公司董事長。多年來,從新疆和田到蘇州上海,老周堅持行走在玉石收藏的絲綢之路上,和采玉的維族農民,琢玉的各派大家廣交朋友。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你知道龍鳳呈祥的歷史淵源嗎?
下一篇:愛他、敬他就送它——致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