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是一種有柄帶嘴的器具,主要用以盛裝水、酒、茶等液體。它既是酒器,也是盛水器,在漢代還曾被作為量器。也有人認為,最早的壺,其實就是葫蘆。
中國用壺的歷史可謂悠久,以至于壺這種器具甚至演變出了屬于自己的文化——壺文化。壺的材質很多,竹、木、金屬、陶、瓷、紫砂、玉等都各有其魅力。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形形色色且歷史悠久的和田玉壺。
與其他材質的壺不同,從一開始出現,玉壺就帶有身份與裝飾的意義,其地位也較其他壺更顯超脫。漢唐時期的帝王,常將美玉制成的壺形佩飾賜予功臣、長者,以表彰功勛與敬老愛老之心。唐代王昌齡更有“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名句。冰在玉壺,通透高潔、不染塵埃,如高士之風、似君子品性。我們甚至可以說,在古代,玉壺代表的就是純凈、清廉與正直。
墨玉精雕,造型古拙優雅,壺蓋上部與壺身下部均勾勒有祥云如意圖紋,整器樸拙中見精致。
不但如此,玉壺還常被后世的文人墨客用來指代仙境密地。著名此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一詞中“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中的玉壺,還被很多人認為所指的乃是天上明月,玉壺也因此成了明月的別稱。
玉雕藝術發展到如今,玉壺的款式也是形形色色,各具特色。傳統的有瓦當壺、提梁壺、瓜楞壺、竹趣壺等等;也從各種文化中汲取營養變形而來的八卦壺、荷葉壺、玉米壺等等,幾乎就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多瓣瓜楞式壺,壺型小巧,瓜蒂為蓋,藤蔓為柄,壺身俏色一雙甲蟲,壺口枝葉纏繞,別具田園之趣,一壺二杯成套。
既然說到了壺,那有一種壺,這里就一定要提上一提,那就是鼻煙壺。鼻煙壺,就是盛鼻煙的容器。為便于攜帶,鼻煙壺一般僅可盈握。鼻煙大約在明末清初時傳入中國,剛開始盛裝鼻煙時,用的是鼻煙盒,到后來就演變成了鼻煙壺。到如今,鼻煙已近乎絕跡,而鼻煙壺卻因其精美造型而愈享盛譽,儼然成為文玩玉壺家族中,不可忽略的一種。
作品造型工整秀麗,鼓腹小口,胎壁均勻,厚薄相若。瓶身雕琢三羊,皆盤角凝目,神態祥寧。壺蓋選取南紅瑪瑙,浮雕祥云火焰圖形,細節精致。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時尚實用的金鑲玉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