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和田玉雕,很多人都會想起清《大禹治水圖》等代表作。事實上,玉雕中的大件也確是占據著很高的地位。古人就認為:“玉入其國則為國之重器,玉入其家則為鎮宅之寶”,而這樣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觀念,讓許多人覺得只有大件的玉雕才適合收藏、傳世,并更具增值潛力。
然而最近幾年,玉雕小件卻開始了它的逆襲大賣之旅。名家之作,更是備受青睞,甚至有供不應求的趨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玉雕小件。
所謂小件,即形制較小的物件。上好的和田玉小件或古樸典雅、或精雅秀麗,堪可譽為“方寸之間,自有天地”。
一葉滴露,有魚深潛。簡單的設計,靈動的雕工,卻暗藏深蘊內涵的哲理。整器玉質光潤細膩,無瑕疵綹裂。
現如今很多資深收藏家都開始認同小件的收藏價值。從玉質而言,大件和田玉的質地很難均一無瑕,而小件和田玉卻大多一目了然,只是這一點,便減少了很多收藏方面的風險。
作品玉質細膩油潤,無瑕疵綹裂。雕工精簡流暢,糖色部分巧雕做僧人袈裟,線條干凈又富于質感。僧人靜坐禪房,佛香裊裊升騰,盡顯禪香佛蘊。背面云遮霧繞,出塵安寧。
和田玉小件之所以深受市場青睞,還因它易攜帶,宜把玩,還可作為首飾妝點自身,作為玩物盤玩更兼有強身健體之功效。相比較而言,大件和田玉雕就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
此作品盈手可握,纖巧別致,既可放置案頭幾上,也可隨身攜帶取用,屬文玩小雅。醇厚的糖色葉片上,趴伏著一只趣致小巧的玉蟬,作品禪香四溢,意蘊平靜悠遠。
除卻自身的特點,和田玉小件因用料少而精的緣故,相比大件而顯得價格低廉,堪稱“小而精”,這樣的物件既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且變現靈活,交易難度較小,反而成了和田玉收藏市場上的硬通貨。動輒天價的和田玉大件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金蟾是招財的瑞獸,作品精選糖白玉山料,玉質細膩油潤,糖色清淡自然。金蟾身背金珠,口含玉寶,雙目圓凸有神,身圓嘴大,栩栩如生又富態十足。
最近幾年,收藏熱度的逐漸消褪,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和田玉市場的日趨穩定,而穩定的背后,正是日益理智的消費觀。更多消費者,開始將和田玉作品視為裝飾、美化自己的物件,而不再一意追求高回報率?;ㄙM數千乃至數萬元購買力所能及的物件開始成為一種潮流,而和田玉小件恰恰符合了這一消費理念,這應該才是和田玉小件走紅市場的最根本原因。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