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白玉籽 《春山仙居壺》
此玉壺取材和田白玉,器型秀雅,豐肩、斂腹、曲柄、壺體修長,蓋器造型融為一體,線條柔和完滿。壺身以陰線描繪了一幅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圖景,畫面疏密有致,層次分明,山下的茅屋,高處的涼亭,山間的古松,水上的扁舟,都在圖中一一展現。玉壺配有四只小巧玲瓏的玉杯,形制與玉壺相呼應,且杯上山水圖案各不相同。
作品將山水畫的表現手法引入玉雕創作,淡淡的沁色被作為山巒的底色,將繪畫與玉雕完美結合,人文氣息濃郁。
碧玉《福滿乾坤瓶》
瓶由碧玉琢制,器型較大,玉質細潤,色澤均一無瑕。玉瓶造型挺秀,頸呈圓柱形,而瓶腹逐漸變為稍帶弧面的方形,呈“天圓地方”之勢。作品大氣端莊,寓意“福滿乾坤”。
白玉《活環麻花鐲》
手鐲條桿為三股相互纏繞的玉繩,玉繩粗細、弧度均一致,呈麻花狀纏繞而又相互獨立,佩于腕上,玉繩輕碰,玲玲作響。整器拋高光,更顯玲瓏剔透。
阿拉善瑪瑙《菊花套壺》
茶具以阿拉善瑪瑙為材,色澤鮮亮,質地細密。茶壺頂部為一朵盛開的菊花,壺蓋為花蕊,蓋鈕為蜜蜂,壺身側面的棱線由壺頂的花瓣延伸而來,亦為花瓣,底部飾有一圈花萼。
作者將菊花形象與經典的茶壺造型合二為一,俯視,得盛放的花朵,側視,得半綻的花朵,創意獨特,風格別具。
茶壺配有六個茶杯,杯外壁紋飾與壺一致,杯口內收,恰如含苞的菊。茶具造型嚴謹,輪廓規整,富有秩序美;同時,壺中展現的菊花盛開,蜜蜂采蜜的情景,又令作品充滿自然的趣味。
和田玉籽 《龍騰大業瓶》
玉瓶由塊度碩大的和田玉籽雕就,局部留有玉皮。上蓋與頸部為素面瓜棱紋造型,瓶蓋與瓶身兩側飾有對稱的透雕龍紋、螭龍香草紋、鳳鳥紋扉棱,瓶身亦由瓜棱紋分為三瓣,其間遍布細膩的淺浮雕祥云紋飾,正中一條盤曲的龍盡顯威嚴,象征德行高尚,庇護眾生的蕉葉穿插其間。
玉瓶器型沉穩大氣,紋飾精美,且瓶體高大,頗具皇家風范。
白玉、黃玉、糖玉 《梅花三弄》香插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 《梅花》
碧玉《清風傲骨瓶》
作品由碧玉琢制,玉質細膩,器型小巧。正面陰刻傲霜而立的花中君子:素淡的蘭與疏朗的竹,上方題識:“清寒直入人肌骨,一點塵埃住得無?!鳖H具文人意趣。
玉瓶配以南紅瑪瑙瓶蓋,瓶口沿內側一圈為凹槽,適巧能與瓶蓋扣合。作品瓶口細小而瓶身厚薄均勻,掏膛技藝超群。
碧玉《人生如意》
人參諧音“人生”,與如意形對葉合意“人生如意”。人參寓意健康長壽;如意寓意順心順意;鮮綠的碧玉生機勃勃,象征青春永駐。
和田白玉《如意雙耳海棠瓶》
作品選材和田白玉,瓶型由瓷器中的海棠瓶演變而來,四瓣海棠形由蓋鈕延伸至底足,束頸,方肩,鼓腹,瓶蓋及瓶身為素面瓜棱造型,將溫潤無瑕的玉質完美呈現。瓶耳琢為如意,各銜一活環,為作品增添了靈氣。從頂部向下俯瞰,瓶為四瓣海棠形,從正面平視則如倒置的花蕾,器型清秀典雅,簡約大方。
青玉《四方乾坤瓶》
作品以青玉雕刻而成,質地細膩堅致,色澤濃郁沉斂。瓶身飽滿,光素無紋,盡顯玉質佳美。
瓶蓋為圓形,上帶有活環,與瓶呈天圓地方之勢。蓋與瓶口以螺紋相接,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作品于莊重古樸中透出簡約雅致,沉穩厚實,南北相融,是傳統元素與時尚特色的完美融合,風格獨具。
青玉沉穩的色澤與作品敦厚的器形完美呼應,相得益彰。
青玉《天官耳爐》
該爐取材青玉,質地溫潤,色澤純一。蓋鈕圓雕一龍昂首盤臥,蓋面淺浮雕圓形螭龍紋及一圈如意云紋。爐身亦被淺浮雕如意云紋覆蓋,紋飾細膩緊湊。雙側雕有朝天耳,下承三足,足上方浮雕獅面紋。與多數天官爐不同的是,該件作品以較為少見的云紋為裝飾圖案,云紋寓意“高升”和“如意”。 器形端莊周正、沉穩大氣。
和田籽玉《四季果盤》
作品玉質細膩油潤,形制古樸,雋秀別致。仿明清花卉紋飾雕琢,做工精細。盒蓋浮雕“春風得意”的孩童圖案:他們有的放風箏、有的手持如意、有的抬寶箱,趣味十足。
盒內盛有的“八寶”是作品的點睛之筆:此八寶分別選用不同材質加以雕琢。瓜子(青花),桂圓肉(瑪瑙),白果(硨磲),花生(玉石僵皮),松子(糖玉),紅棗(巴林石)、開心果(白玉僵肉),葡萄(黃口料)。每一種果實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就好像每個人的人生寫照。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