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壺應該算是最常見的家用器皿之一了。中國的壺,材質多樣,款式多變,細細探究起來,儼然又是一個文化支流。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和田玉壺。與其他材質的壺不同,玉壺從一開始就帶有身份與裝飾的意義,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地位的象征。漢唐時期的帝王,常將美玉制成的壺形佩飾賜予功臣、長者,以表彰其功勛及帝王敬老愛老之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玉壺開始逐漸轉化,并常被借喻來指代高尚的品德與廉潔、正直的品行。王昌齡的千古名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所指代的也正是這個意思。
玉壺造型小巧玲瓏,玉質細膩油潤,壺身多處留有子皮,壺紐與壺柄以鏈條相接,倍顯工巧精致。紐蓋與壺嘴各琢一只蛐蛐,方首長須,相對而鳴,意甚親密。壺身翠竹葉片如劍,竹節蒼勁,一葉半枝,已見竹之風骨。
中國人喜飲酒、愛喝茶,酒有酒壺,茶則有茶壺。呂洞賓嘗云:袖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壺,無疑是古人或知己同坐,或神游天下時,不可或缺的器物。
多瓣瓜楞式壺,壺型小巧,瓜蒂為蓋,藤蔓為柄,壺身俏色一雙甲蟲,壺口枝葉纏繞,別具田園之趣,一壺二杯成套。
中國人的壺,常常寄托著心胸、野望。所以不乏野趣,也常見古韻古香。一草一木皆可為壺,天地乾坤雅韻內蘊。
此壺體造型奇古、瓦當形,壺身雕一祥龍直升云際,構思巧妙。壺鈕處太陽與云際的刻畫與壺身遙相呼應,線條分明,做工精細,古韻盎然。半月瓦當壺寓意凡事,全則半,半則全,欲求十全十美反而不及,曲則全,枉則直。極富人生處世之哲理。
寧靜可以致遠,淡泊方能明志。所以縱酒狂歌、揮斥方遒之余,也須靜坐品茗,養性修身,看春暖花開,享歲月靜好。
與壺的溫度相仿的,或許正是人生的境界。
精選墨玉子料雕琢,器形端莊大氣,壺嘴、壺蓋及柄身皆雕作竹節狀,壺身俏色巧雕一雙體態輕盈,雙翼舒展的蝙蝠。竹與蝠素有祝福之意。
如果說,茶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態度,那壺一定是其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載體。一只壺,精心設計,細巧琢磨,這之中耗費的時間與心思且不說,難得的,是那一份圓融的細膩與精致。
玉壺冰心,雅逸把玩,縱無酒,亦可醉人;縱無茶,亦可清心!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兩會”當中的那些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