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副遠近聞名的對聯正是對大肚彌勒最好的詮釋。大肚彌勒乃大乘佛教八大菩薩之一,據傳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成佛,為“未來佛”,因此國人都稱他為大肚彌勒佛。
我國的佛教寺廟,大多將他尊奉在寺廟最前,一進山門的地方。大肚彌勒佛更以其慈顏善目,笑口常開的形象,具現了佛教寬宏大量,慈悲為懷的宗旨,也因此深受普羅大眾的喜愛,堪稱中國佛教的形象大使。
與佛教文化多有交融的玉文化中,自然也少不了大肚彌勒的身影。
白玉子料雕琢,玉質細膩油潤,彌勒神態歡暢,嘻嘻而笑,充盈著喜慶意味。背面留有玉皮。
大肚彌勒慈顏善目,笑口常開,所以又被稱作笑佛。其形象往往寓神奇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顯莊嚴于詼諧,現慈悲于揶喻,代表了中華民族寬容、和善、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也蘊含著人們對于美好未來的期待。人們通常所說的“男戴觀音女戴佛”中所說的佛,指的也正是大肚彌勒。
佛引福來,是玉雕中有關彌勒的常見題材,設計師妙用黃皮,雕琢蝙蝠,彌勒坦腹嬉笑,引得福來。作品情韻生動,玉質溫潤。
大肚彌勒佛笑佛聯中警示的聯句令人回味悠長,它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啟迪思想,點撥人生。大肚能容常人難容之事,忍得住心中煩惱,耐住歲月寂寞,不爭一時之氣,方免百日之憂。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玉璧——象征地位的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