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客群變化
玉雕成品市場蕭條之二
博觀拍賣是一家專業的珠寶玉石拍賣機構,十年來立足珠寶玉石市場,以拍賣的形式推動行業發展,獲取了大量行業信息,尤其在玉雕成品市場,獲得大量的一手市場行情及行業資訊。
近年來玉雕成品市場銷售慘淡,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先前我們根據行業大格局及原料市場等影響成品市場的因素進行了分析,今天,我們就從最直觀的客源因素談起,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玉雕行業從業者的思考。
BG
80、90后
消費時代來臨
據博觀拍賣業務員征集過程中發現,許多玉雕工作室的老客戶們眼力越練越“刁”,越買越精,且因為成本、價格的居高不下,也越買越少,普品愈發難以打動老客戶,非精品不出手。這種精品在各個工作室成品中占比少,其他更多的作品銷售就比較慘淡了。
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不少80后、90后開始對玉雕產生濃厚的興趣,對首飾、乃至收藏品的需求也強烈起來。成為玉雕消費市場的新鮮血液。但是新客群的產生伴隨的還有許多的現實問題。
BG
大師面對80/90后
“懵”是主旋律
以上海、蘇州的成品市場為例,成熟的玉雕流程和流派,成熟的大師和工作室,成熟的創作理念和銷售模式,成熟的客戶群體。之前的十幾年大獲成功,對應的客群是老一代收藏家。
面對老客群的越買越少,越買越精,鋪開了“攤子”的成熟工作室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室運作成本、人員成本及原料成本。他們需要尋找新客群,以填補“窟窿”。80后、90后高漲的消費能力不可小覷,但同時,張揚自信、追求自我的80/90后也讓大師們無所適從。
BG
放下身段
看看新客戶的真需求
結合了一些俏色,強調視覺美感。不想做成純珠寶首飾類的作品,依舊希望從玉雕的本體角度出發,把工藝的豐富感進一步拓展,同時賦予江南印象、中國記憶。
中國傳統玉雕紋飾傳承數千年,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這也是幾乎所有玉雕工作室的主要制作方向?;ㄩ_見佛、一品清廉、安居樂業、路路連科、福從天降、龍鳳呈祥。。。但80后、90后新客群在全盤西化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對傳統文化的研習普遍缺失,甚至覺得老套乏味。同時年輕客群尚處在標榜自我、追求個性的階段,對代代傳承的老花樣無甚興趣。
面對新客戶,其實當下最重要的不是把手上的傳統經典賣給他們,而是要知道,他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放下身段和年輕愛好者溝通意見,熟悉他們的生活和喜好,融入他們的圈子,才能真正了解這批新客戶的需求。
時尚、中國元素、cool、適合佩戴,跨界玩家,可以說是現在80/90后愛好者的收藏關鍵詞,玉雕師創作時,客戶群需精準,從風格、人群、價格、材質等多方面考慮,定向銷售,勿做“泛”。
BG
新客群
需要從業者的共鳴
博觀小編撰文前,與一些玉雕師、包括商家溝通,對于年輕愛好者的需求,許多從業者是持很矛盾的心態。既想開發這一客戶群的消費潛力,又覺得80/90后普遍欠缺傳統文化知識和審美,鬧騰張揚,會“攪亂”了玉雕圈,糟踐了老祖宗留下的好玩意兒。
傳統文化的回歸也帶動了他們對傳統文化載體的熱情,他們喜歡玉,正是看中了玉的文化元素,許多新客群對玉文化的認識尚在萌芽階段,他們需要更多能讓他們認可和共鳴的作品來加深這種熱愛,而不是將他們對玉的看法和玩法一棒子打死,自此再不沾手。
BG
文化輪回
傳統玉雕永不消亡
傳統玉雕不會因新客群的新玩法而消亡,畢竟還有一批越買越精的老客戶和即將步入中年,人生閱歷、審美層次都逐漸提升的70后。傳統紋樣能流傳數千年,就是因為每一代愛好者的“文化回歸”。
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裘馬,到“卻道天涼好個秋”的人到中年,少年時候的張揚個性,逐漸會走向期待家庭“圓圓滿滿”、家人“平安無事”、姻緣“龍鳳呈祥”、仕途“路路連科”、事業“事事如意”的階段。
這個輪回是每個玉雕收藏者必經的,也希望玉雕從業者不要只關注愛好者的后半段人生,他們的年少輕狂更需要你們的認可和參與。
BG
我們的時代特征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時代特征,我們的時代也需要我們的印記。吉祥如意的印記要有,年少輕狂的元素也必不可少。這才是我們的黃金時代。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