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為岳蘊輝在和田玉名稱討論會”上的發言,經過本人整理,現全文發表。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對于和田玉的名稱和原產地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最近,又有人提出了關于和田玉原產地,名稱方法的一些觀點,在行業里引起了一些爭論。甚至有好事的記者著文說“和田玉將失去姓名權”,一時間眾說紛紜。對此我們依據國家現有的法律和規則,談一談我們的觀點。
一、法律、標準方面
1. 國家標準《珠寶玉石·名稱》的原則:在珠寶玉石國家標準中規定產地不參與定名,同時對于玉石的命名,規定帶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稱,不具有產地含義。也就是說“和田玉”“岫玉”“獨山玉”等名稱并不特指某一個產地的玉石品種。由于我國傳統珠寶行業習慣用產地來命名一些珠寶玉石品種,其中如“和田玉”從古代沿用至今已被廣泛接受,進而演變成為天然玉石的品種名稱,因此2003年的新版國家標準中規定這些由產地演變而來的玉石品種名稱已不再具有產地含義(標準釋義原文)。簡單的說,就是使用“和田玉”這一名稱與產地無關。這一項規定保證了國家珠寶產品命名的統一性,對于規范珠寶玉石市場具有重要意義。軟玉(和田玉)作為最重要的玉石品種,應該遵守國家標準的規定。
2. “和田玉”的原產地保護不符合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含義:2005年國家頒布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替代了原產地保護的規定?!兜乩順酥井a品保護規定》所稱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內容產品包括:
(1) 來自本地區的種植、養殖產品。
(2) 原材料全部來自本地區或部分來自其他地區,并在本地區按照特定工藝生產和加工的產品。
3. 珠寶玉石的原產地保護觀點與國際慣例的沖突:國際珠寶首飾聯合會《CIBJO 寶石手冊》中實用規則 第一條 總則(b)項規定:在商業文件中不應指示原產地。第二條 實驗鑒定報告(c)項:寶石的原產地不必說明(原文)。以上規定出現在國際權威組織頒布的鑒定規則中,是這些國家多年以來對珠寶玉石市場規范管理的經驗,值得借鑒。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寶玉石采取了原產地保護辦法。
4. 和田玉名稱通用化有著深遠的意義:在2003年11月修訂后的《珠寶玉石國家標準》中,重新明確規定了可以使用“和田玉”作為鑒定名稱。代表著“和田玉”已演變成天然玉石品種基本名稱,已經不再具有產地含義。這對于和田玉從此繼承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有重大意義,也有利于和田玉在商業貿易上成為中國甚至世界公認的著名玉石品種。
二、和田玉原料來源的客觀情況
1. 產地分布廣泛,來源眾多:目前在新疆,和田玉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巴州三地州,其中玉石原料開采產地有三、四十處之多。僅僅在若羌縣,已經取得采礦權的玉石礦就達到7家。而且同一個產地,同一處礦山不同礦段的原料也不盡相同。目前新疆每年和田玉的產量超過1000噸,但是白玉所占比例比甚少,大部分是青玉和青白玉等價值比較低的品種。除了部分籽玉原料外,和田地區玉石產量不如喀什地區和巴州地區的產量大,說明和田玉不是一個地方性玉石品種。
2. 新疆以及和田并不是最主要的產地: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新疆出產的原料并不占主導地位,尤其缺少優質白玉原料。目前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是來自青海和俄羅斯的軟玉(和田玉)原料,可以說如果沒有青海料和俄羅斯料就沒有和田玉行業今天的發展。目前青海軟玉的年產量在1000~2000噸,其中白玉所占的比例比較大。俄羅斯軟玉的情況也類似,而且俄羅斯軟玉產量和質量都比較穩定,據海關統計,俄羅斯軟玉的進口量在500噸以上,以白玉為主。
3. 通過以上資料可以看出,眾多的產地和來源造成了一個事實,即使是最有經驗的專家也無法準確辨識來自不同年份、不同產地和不同礦山的原料。有些人標榜自己可以準確區分產地,只能說明他了解的礦山有限,見過的玉料太少。
三、市場運作和經濟利益方面
1. 大量新產地的原料進入玉石市場,有利于玉石加工、玉器銷售行業的蓬勃發展,推動了珠寶玉石經濟的發展,擴大了和田玉產品的銷售范圍,使普通消費者也能夠買得起玉器。新疆目前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和田玉產品的集散地。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炒作和田玉“原產地保護”,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爭議,也就是說新疆人在宣傳“原產地”,而國內其他地方的同行持反對意見,不斷的“口水仗”會影響消費者的信心。
2. 推廣和保護原產地的初衷是希望推動經濟的健康發展,但如果保護的就不是客觀存在真實的原產地,由于不斷的爭議而破壞了行業的發展,那么原產地保護就沒有實際意義。新疆的哈密瓜原產地保護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3. 政府或任何組織都無法阻止大量的非新疆出產的優質玉料進入市場,也無法阻止在加工和貿易的過程中各產地玉料的混和利用,也無法影響消費者對優質玉料的選擇。
四、鑒定和檢測技術方面
1. 對于和田玉的鑒定,在品種鑒定和分類上具有科學的依據,不同的實驗室可以得到相同的鑒定結果。但是對于產地的鑒定則多數依據主觀經驗,這樣就存在嚴重的誤判風險,不同的研究鑒定機構之間將會產生大量的有爭議的結論。
2. 由于產地判斷可能導致的經濟上的影響,消費者將更多地面臨被欺詐的風險,由于沒有充足的證據推翻產地鑒別的結論,某些檢驗機構受利益影響可能會偽造產地證明。
3. 由于產地不易確定,檢測結果也不可驗證,檢測機構的公平和誠信也無法保證,一些違規操作的“黑心”檢測機構反而會贏得更大的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混亂局面。
4. 鑒定證書必須依據國家標準鑒定,如果要求檢測機構鑒定產地,鑒定機構并無標準可以依據。國內數十家鑒定檢測機構對和田玉的認識程度不同,檢測人員認識水平參差不齊也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鑒定檢測參照的實物標樣的配備也有很大的難度。
五、和田玉需要規范名稱方法
1. 目前和田玉分類命名方法的來歷:目前新疆鑒定機構使用的鑒定和分類命名方案將和田玉分為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碧玉、墨玉7大類,依據糖色或顏色特征劃分為14個小類。并普遍將白玉的優質品種劃分為“白玉-羊脂白玉”或“白玉-羊脂玉”。這項方案是新疆巖礦寶玉石產品質檢站1996年提出,1998年開始正式使用的。這種鑒定和分類命名方案與1985年出版的《新疆的寶石和玉石》、1989年出版的《中國玉器概論》基本一致,唯獨增加了糖玉的品種劃分。
2. 國家標準GB\T16552目前使用的軟玉名稱:軟玉, 和田玉, 閃石玉,白玉,青玉,青白玉。 沒有列入基本名稱的重要品種有:碧玉,黃玉,糖玉,墨玉,羊脂白玉。但是在權威的《系統寶石學》中對這些品種名稱都進行了劃分和描述。
3. 目前來自各方面的一些異議:
(1) 羊脂白玉的品種劃分:一部分專家和學者認為羊脂白玉不能作為一個品種來鑒定,認為羊脂白玉應該僅限于新疆白玉的極品。(在全部玉石沒有在一起評比之前,如何選出極品?)
(2) 有人認為羊脂白玉僅僅存在于子料中,子料是獨特的地質作用形成的。還有人認為羊脂白玉子料是火山噴發的產物。這些觀點不符合自然常識,不值一駁。
(3) 有人認為目前羊脂白玉界限確定過低。羊脂白玉的界限經過了大量實踐的統計和分析,已經被業界普遍接受?,F在玉石經營商戶大多數可以熟練地掌握標準,準確程度不亞于鑒定人員。
(4) 和田玉的名稱使用:有學者反對“和田玉”的名稱,認為有誤導和歧義。建議使用“透閃石玉”“閃石玉”“軟玉”等名稱,這主要是一些岫巖玉的鼓吹者和青海地方產地希望推出所謂的“河磨玉”、“昆侖玉”等品種。在他們看來“和田玉”讓新疆人占了便宜。
4. 和田玉命名的普遍認同:
(1) 鑒定名稱標識為“透閃石玉”“閃石玉”“軟玉”,不利于推廣和宣傳玉石文化,不利于消費者和商家、行業之間的溝通,不利于消費者和商家準確的掌握和田玉的知識。有時候,甚至會產生誤解。其中“閃石玉”不符合礦物學的基本概念,因為閃石是很大的一族礦物,其中直閃石、鋰藍閃石都有工藝玉料出產,均與和田玉無關。“軟玉”不是中國玉石的傳統名稱,是一種“舶來品”,在礦物學上早已建議廢棄?!败浻瘛笨梢杂糜谥閷氂袷牡刭|學、礦物學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并用于描述該類玉石的大類劃分,在向社會出具的鑒定報告中不推薦使用“軟玉”一詞。
(2) 國家標準雖然沒有對和田玉進行詳細的分類,但是和田玉的品種分類是客觀存在的,畢竟標準不可能涵蓋一切方面。對此,國家標準給出了解決相關問題的原則。以下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權威解釋:根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準則》規定的有關內容: 第10.3條:沒有國際、國家、行業、地方規定的檢驗方法時,實驗室應盡可能選擇國際或國家標準中已經公布或由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技文獻或雜志上公布的方法,但應經實驗室技術主管確認。 第10.4條 需要使用非標準方法時,這些方法應征得委托方的同意,并形成有效文件,使出具的報告為委托方和用戶所接受。根據以上條款,各個檢測機構可以在國家標準的框架內制定自己的檢驗細則,并建立相關的標準樣品庫。
(3) 直接使用“和田玉”作為鑒定結果,容易引起誤解和歧義?!昂吞镉瘛睍屜M者望文生義,將名稱與產地聯系;“和田玉”沒有品種特征,不利于推廣中國玉文化;一些商家利用“和田玉” 的歧義誤導消費者,對檢測機構的聲譽也有不良影響。因此建議鑒定證書在使用“和田玉”這一名稱時,應該注明“和田玉名稱與產地無關”。
5. 和田玉作為軟玉的商業名稱符合珠寶玉石命名的規律:
(1) 名稱優美、響亮。名貴的寶玉石品種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寶石、翡翠、碧璽、海藍寶石就是很好的例證。一些寶玉石例如:尖晶石、托帕石、坦桑石等,由于中文名稱冷僻,難以理解,不利于推廣和銷售。
(2) 名稱知名度高。和田玉外觀的美麗使其產地獲得顯赫名聲,幾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又給那些特殊的玉石品種也帶來了極高的知名度。
(3) 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田玉的名稱使人聯想到冒險和浪漫,喚起人們對悠久的歷史文化、繁榮的鄉村、崇山峻嶺、戈壁沙漠和異域風情美妙的聯想。悠遠的歷史與珍貴的玉石密切相關,使得美玉的產地已經變成了富有神話色彩的地方。
(4) 選擇和田玉以及和田玉的分類名稱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6. 和田玉分類鑒定的基本觀點:
主色系列(三類):白玉-青白玉-青玉 -(黑青玉)
彩色系列(四類 ):黃玉、糖玉、墨玉、碧玉。
和田玉作為總稱,鑒定證書應該直接使用分類名稱。凡是單獨使用和田玉命名的鑒定證書應該注明“和田玉為品種名稱,不具有產地含義”。
六、對于推廣玉文化,規范玉器行業,促進珠寶玉石行業發展的建議
1. 目前國內大多數鑒定檢測機構在玉石鑒定方面只能區分玉石大類,尚不能準確劃分品種,當務之急是加快推廣和田玉鑒定與分類命名,以保證鑒定證書的準確性,幫助消費者了解和田玉的不同品種特質,了解不同顏色種類的和田玉所代表的豐富的文化內涵,促進健康理性的消費。
2. 區分產地是不現實的,但是提出一套規范的分類方案和品質評價的方法確是值得探討的。目前和田玉的鑒定是“分類不分級”,但是隨著珠寶評估業務的開展,一部分和田玉需要鑒定評估的要求就顯得比較突出。
3. 和田玉產品市場仍然有一些不健康的現象:多數消費者只認識羊脂白玉,“唯白為美”;對于子料的崇尚達到近于癡迷的程度,導致人工滾磨仿造的假冒子料占據大部分市場,大量的染色的和田玉原料和產品充斥市場;很多產品的加工工藝粗制濫造;在很多游客集散地,成百上千的街頭小販,兜售劣質或假冒的玉器、古董,不少游客和消費者上當受騙。因此推廣正確的消費理念是鑒定檢測機構和行業協會,市場監管部門的當務之急。
4. 對于行業的規范和保護,應該提倡企業品牌化經營,打造一批和田玉名優企業,由優秀企業帶動行業經營水平的整體上升。
2007年6月23日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國家標準 GB/T 16552-2017 《珠寶玉石 名稱》節選
下一篇:《和田玉》地方標準和編制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