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玉友可能遇到過這種情況,買了一塊玉器,幾天后發現同類型更好或是更便宜的另一塊玉,不買不甘心,但預算已經花出去了,在手頭的玉還沒轉讓出去之前,要買只能額外增加預算,大有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碧玉掛件-龍鳳呈祥 | 玉器編號:166953
其實我們很多玉友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喜歡把收藏玉石硬生生的玩成了囤積玉石。費時費力費錢不說,有時還落下了心氣不順,事后懊惱。玩玉其實本是件愉悅的事,最后卻本末倒置,失去了玩玉的初衷。因此,買玉做到“斷舍離”就顯得尤為重要。
▲白玉牌-清新荷韻 | 玉器編號:166962
斷舍離這個概念最初源于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里沒用的東西,離=舍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于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墨玉子料牌-水墨江南 | 玉器編號:166842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斷”,玉雕本不是生活必需品,玩玉的“斷”不能等同于“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可以理解為不亂買,不買看不懂的、不買不喜歡但便宜的。買玉,你不可能窮盡所有選擇,這樣花費的時間成本太高,而且你之前看上的,再回頭可能別人已經買走了。在考察的數量達到一定基數后,再碰到好的就果斷下手,適當評估,快速行動,過度考慮反而會導致決策癱瘓。這里的“斷”也有決斷之意。重點是決斷后就別再費時間去糾結自己買到的是不是性價比最高的了,你的時間比那點差價珍貴。
▲白玉子料掛件-守住大業 | 玉器編號:116855
大多數人玉友玩玉都是從幾千塊錢的山料入手的,但隨著在玉圈摸爬滾打了幾年,在理論上和見識上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慢慢褪去了稚嫩變成了玩玉行家,過去買的一些玉石,已經跟不上現在的審美和眼光了,許多人選擇將其轉讓,這就是玩玉的“舍”。其次在買玉之時,要舍棄那些錯過的和同類化的,然后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不同類型的玉。俗話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墨玉子料把件-獨霸大業 | 玉器編號:161378
玩玉的“離”,指的不是遠離玉,而是指遇到喜歡的買不起的就要學會放下,玩玉不是攀比,得適可而止。玩玉不在于擁有多少,玩的目的在于樂,對于和田玉,應該是喜歡而不迷戀,玩物以養志,從玩玉中獲得心靈的安寧與盤玩的樂趣,這才是玩玉的意義所在。
▲黃玉-山水對牌 | 玉器編號:159142
在玩玉中學會斷舍離,不僅僅是在眼花繚亂的玉石海洋中做到“欲望降級”,也是在混沌中整理自己玩玉的初心,并最終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黃口料 | 黃玉的“皇親國戚”
下一篇:詩意玉壺,風雅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