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畫家,擅長花鳥者,蟲草多為點綴。然而在齊白石的畫中,蟲草成為了真正的主角與視覺中心。而在高手云集的玉雕界,蟲草更是能小中見大。
▲碧玉巧雕掛件-一甲一名 | 玉器編號:146584
蟲身體細小單薄,須細、腿長,工藝的精細度和料的韌性稍有差池就會前功盡棄,還要雕刻的活靈活現的,真心不容易。需要功底、注意力、用力的輕重都極其小心翼翼,雕刻過程是不可逆的,一不小心斷了某根觸角,某條須尾,前功盡棄。
▲白玉子料擺件-佰財 | 玉器編號:116359
玉雕中的草蟲,比較常見的有蟬、螳螂、蟈蟈,甲蟲、蝸牛、蜻蜓、蝴蝶等等。這些昆蟲各有各的寓意,也以其各不相同的特點與魅力而得到人們的喜愛。而在其中最常出現的則是以下三大鳴蟲。
▲碧玉巧雕掛件-小瓢蟲 | 玉器編號:145495
蛐蛐活在許多人的童年記憶中,而且在古時候,它大多被稱為促織,人們覺得它的鳴聲同織機的聲音相仿,時令又屆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紡織,準備冬衣以至懷念征人等聯系了起來。并且在玉雕中,蛐蛐的寓意更是與此有著莫大關系。玉雕蛐蛐代表清靜、安穩,保平安的寓意。蛐蛐的別名促織,也是通過蟬的不斷鳴叫督促人們耕織,寓意提醒人們勤勞工作、抓緊時間獲得更大發展。
▲墨玉-“大帥”鎮紙 | 玉器編號:159999
中國古代有三大鳴蟲,除蟋蟀外,還有一種,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就是蟈蟈。蟈蟈的學名叫做螽斯,聽到這個名字,許多玉友是不是會覺得有些熟悉呢?事實上,許多和田玉蔬菜瓜果上爬著的小蟲,正是螽斯。據考證,原始社會末期,就已開始了蟈蟈崇拜。古文中禹就是"蟲"。大禹就是以禹蟲即蟈蟈來命名的。于是禹蟲便成了大禹氏族的圖騰?!对娊洝ん埂穭t是世界上最早記載蟈蟈的文字之一,整詩頌揚了蟈蟈的種族興旺,是一首祝人多生子女的喜慶民歌。由此而產生的成語 " 螽斯衍慶 " 后來便成了喜賀子孫滿堂 的吉祥語。
▲碧玉巧雕掛件-聽蟬 | 玉器編號:165360
要說到玉雕鳴蟲,還有一種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蟬。在古人心中,蟬一直都是一種神秘的生物,入土能活,出土羽化,餐風飲露,清白高潔。自漢代始,人們開始將蟬形玉飾或隨身佩戴,或鑲于帽頂,以示自己情性高潔。再后來,人們又根據蟬的讀音與本體特征,以蟬來表示腰纏萬貫,一鳴驚人等含義。
▲碧玉小擺件-一生幸運 | 玉器編號:167574
“忽覺吾身似蟲小,相嬉忘了在人間”。其實每一次的蟲草創作,都是同蟲草的一次無聲對話,從中感知著它們的習性和喜好。微小的世間生靈,亦是生命中閃閃發光的一環,玉雕師用雙手再現了蟲草的生命與自然的秘密。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玩玉之道,在皮色還是玉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