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代玉雕對俏色巧雕的大量運用,玉石的皮色也漸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玉雕師們通過巧妙的構思和熟練的技藝,將玉石表面色彩豐富的玉皮保留下來,從而增加玉器的美觀度,尤其是對于色澤較為單一的玉石來說,會更具藝術性和觀賞性,藝術價值也會因此大大提高。
▲白玉籽料-莊周夢蝶 | 玉器編號:115562
玉皮的美韻被納入藏玉之人的慧眼后,玉石市場上也開始流傳起了“籽料掛紅,價值連城”、“玉出五色,價值連城”的說法。玉石的皮色似乎成為了玩家們法眼的“敲門磚”,沒有皮或者皮色差的籽料往往無人問津,“無皮不籽料”成為市場收藏的新風向。
▲青白玉子料-荷和鼻煙壺 | 玉器編號:167281
從古人賦予玉的五德,和君子比德與玉的觀點來看,在我國的玉文化中,玉德才是人們玩玉的首要原因。而所謂玉德實際上也就是玉石的內在美,即玉質。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考古發現的古玉中少見留皮者了。而且在早期,玉石一直被視為是尊貴神圣的代表,所以在當時的時代審美下,皮色反而是一種“瑕疵”,自然是要摒棄掉的。
▲青白玉子料掛件-喜事連連 | 玉器編號:119468
而在當今,和田玉皮色的收藏意義要比古代重要,古人能擁有和田玉的非貴即富,一般為王族、權貴,作假的基本沒有。古人重德輕符,當代德符并重。古代的子料主要為河中“撈出”,皮色較少、即使有色度也較淺。今天的子料多從老河床砂土中挖出,因受環境沁染,大多有皮色,而且皮色重、滿、艷、美。當今的玉雕師會在創作中大量保留皮色,以形成一種視覺上的強烈對比,讓作品充滿動感與張力,并兼具時代特征和藝術感染力,觀者從中獲得的愉悅更是與古代不可同日而語的。
▲白玉子料掛件-清音荷韻 | 玉器編號:164007
對于大眾收藏來說,玉質好,應當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說到底,留皮終究是為了給玉石雕琢錦上添花的,皮色的目的也只在于視覺上的享受,其本質仍舊為一種自我內在的精神享受,這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玩玉的目的。
▲白玉子料把件-一路連科 | 玉器編號:161141
和田玉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內蘊其中,而玉皮可表達玉的內涵,形象與美感,使玉更具靈性。真正懂玉的玉友,知道皮色是為錦上添花、美人之華服,那塊埋藏在皮色底下的內在,才是更為重要的美玉。不過,如果真的遇見了玉好皮也好的料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夠與之結緣是再好不過了。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雕蟲草 | 于無聲處聽蟲鳴
下一篇:以刀為筆,墨玉陰雕盡顯文人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