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甘肅和青海的20個采玉工,生活在海拔4800米的昆侖山谷
腳踏昆侖,頭頂藍天的采礦工
雕刻玉石。據專家介紹,青海的昆侖玉與新疆的和田玉同處一個成礦帶上,昆侖山之東曰昆侖玉,山之北曰和田玉,兩者的直線距離不過300公里,所以在物質組合、產狀、結構構造特征上基本相同,有些上品昆侖玉,甚至還超過和田玉,價格由1992年的每公斤5元飛揚到目前的數千甚至上萬元。
王佐龔,回族,來玉石礦干了50多天,一個月1000多元的工資讓他十分知足
回到宿舍的工人,在宿舍外邊用少許的水,清洗一天的塵土
清晨,王佐龔從宿舍的床上爬起身來,揉揉朦朧的雙眼,拉開帳篷的簾子,高原的太陽和冷冽的風一下子就讓他清醒了。拖著疲憊的步子,他再次走向煙塵彌漫的采玉礦場,在爆炸聲和煙塵中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陪伴著他的,是昆侖山連綿的雪山和低空盤旋的禿鷲。
以前的王佐龔,是青海某建筑工地的工人,整整干了十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來到了這個采玉場干活。一個月1000多元的工資,而且包吃包住,省下的錢可以輕松地供孩子上小學,讓他挺知足的。剛來時,他不適應高原氣候,腸胃時不時有點問題,才走幾步就氣喘,稍干點重活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體力。不過現在已經行動自如了。
王佐龔干活的礦場,位于距格爾木100公里、青藏路上的三岔河邊,海拔4800米的昆侖山谷中,屬格爾木的昆侖寶玉石公司所有,也是該公司最大的礦場。對昆侖山的采玉人來說,這里是一個充滿誘惑和未知數的地方。曾有位浙江人在此開礦采玉,一夜發跡而成億萬富翁。誘人的消息傳開,三岔河礦場吸引了無數尋夢者的到來。
記者在工地采訪時聽到,轟隆的爆破聲和煙塵中傳來了高師傅的歡呼,他又發現了值得加工雕琢的好石頭。高卜拉,今年44歲,在玉石礦場工作20多年。玉礦不像別的礦石連片,而是斷斷續續地藏在石巖芯里,偶爾露出的礦脈又被厚厚的巖石層包裹,每取一塊玉必須去掉大量的包在玉外的堅硬巖石。20多年的采玉經驗讓高師傅有一雙慧眼,能區分出玉和石的不同。他告訴記者,與玉相連的巖石叫玉石根,看來像玉卻是石,最難區分,取得不好,玉石俱碎,前功盡棄。高師傅能在爆破后的石英石堆里,發現具有價值的玉石,從石頭的油度、硬度和手感幾個方面判定是否值得雕琢。
昆侖山的黃昏很美,落日的余暉把附近的雪山染成金黃色,讓人感覺置身在童話世界里,只有簡陋帳篷里傳出的禮拜聲和礦場的爆破聲,才打破了這種平靜。青藏鐵路開通了,這里的寶藏運出去容易了……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玉器--殷墟個性化郵票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