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且末和闐玉(和田玉)玉石展銷會新聞發布會
日期:2006-08-31 來源:新疆新聞網 作者:程勇
8月30日,在秋高氣爽的邊城烏魯木齊,第三屆且末和闐玉(
和田玉)玉石展銷會新聞發布會烏魯木齊舉行。
且末縣此次玉石展銷會,使有一次“政府搭臺、經濟文化唱戲”向世人展示且末和闐玉獨特魅力的盛會。此此盛會是繼去年成功舉辦首屆“沙海蜃樓、玉王故鄉”——第二屆且末和闐玉(和田玉)大型玉石展銷會后,又將與9月6日——8日繼續隆重舉辦第三屆第三屆且末和闐玉(和田玉)玉石展銷會。
且末擁有和闐青白玉王——最大的青白和闐玉(和田玉)石重1502公斤,并以和闐青白玉料重量之最而收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4年發現3噸和闐青白玉和60噸和闐青玉——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和闐青白玉王、2006年又發現10噸和闐青白玉,且末近年來特大玉料的出產是層出不窮、蜚聲海內外,且末是當之無愧的玉王故鄉。會議期間,將面向全社會公開展銷近年來且末開采出的上乘玉石山料、子料及玉雕產品,與相關企業洽談合作協議,還將組織專學者對和闐玉和中國玉文化進行深入的研討。
和闐玉(和田玉)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和闐玉(和田玉)參與了中華古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創造,孕育了古老燦爛的中華文明,展現了光輝的中國文化特色,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玉文化,絲綢之路舉世聞名,然后絲綢之路的前身是玉石之路。絲綢之路的形成和發展只有1600多年的歷史,而玉石之路卻有6000多年的歷史。歷史證明,我國新疆和中原、東方,以及和西方的文化與商貿交流的第一個既不是絲綢,也不是瓷器,而是和闐玉(和田玉)。和闐玉(和田玉)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開路先鋒。憑借烏洽會大力推展和張揚和闐玉(和田玉)文化,既是歷史的繼承和延伸,又是牽手東西經濟文化的利器和紐帶。
和闐美玉,且末為上。且末開采和闐玉(和田玉)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是和闐玉(和田玉)的主產地。近年內,近年內,且末和闐玉(和田玉)年產近百噸,占和闐玉(和田玉)70%,其中塔特勒克蘇礦為目前新疆產和闐玉(和田玉)最大的礦山。古往今來,且末還是盛產巨大和闐玉(和田玉)的地方。并以和闐青白玉料重量之最而收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4年,采玉人歷盡千辛萬苦,在且末縣塔什薩依河上游,又發現了一塊重達60噸左右的青玉;又在塔特勒克蘇礦發現一塊重達2874公斤的和闐青白玉。2006年又產一塊重達10噸青白玉。
玉石之路所折射出的且末和闐玉文化的底蘊是后重的,為使這一玉文化源遠流長,且末將依托豐富的和田玉資源,輔之以玉雕加工、巴扎玉市、玉石商貿城和昆玉不行街這一道亮麗的風景為載體,打造“和闐美玉、且末為上”的品牌,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石”。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商城全新集成網站實時客服系統
下一篇:9月10日上海第二屆和田玉拍賣會[附拍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