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玉收藏雖然是一種個人行為,但其卻依托于整個行業與市場的變化,收藏者認識市場現狀,把握市場趨勢,明確收藏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關于軟玉,這個詞講起來很麻煩,因為目前市場上的各種叫法很不規范。按照國際通用的分類,玉被分為硬玉和軟玉。硬玉的硬度為6.5~7,是由硬玉礦物組成,具有工藝價值的一類巖石,其商業名稱為翡翠;軟玉的硬度為6.0~6.5,名稱與硬玉相對,是以透閃石與陽起石為主要成分,具有工藝價值的一類巖石。
按照現在的國家標準,軟玉與和田玉、白玉等列在同一個命名類別,其所指內容是相同的,而按照傳統的理解,軟玉相當于古代的和田玉概念,但國際寶石的命名原則中,地域是不能進入名稱的,因此和田玉不能夠成為國際標準命名。
按照國際以及國標命名情況,我們通常說的白玉或和田玉,其準確稱謂應為軟玉。即使國標上有和田玉的叫法,也并非是地域性專指,但在實際收藏中常常被收藏者作為專指,即產自新疆昆侖山、阿爾金山,由接觸、交代成因,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要成分,具有工藝價值的一類巖石才稱為和田玉,而把國標列入和田玉范圍的其他軟玉稱為青海玉、俄羅斯玉等。
從整體市場看,軟玉的產地已經多樣化了——新疆、青海、俄羅斯、遼寧都是軟玉的主要產區,其中青海已成為主力產區,每年1500噸左右,占到了全國市場一半以上。新疆產軟玉每年400噸左右,以山料為主,新疆籽料只占70噸到80噸。由于國內市場需求巨大,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大量從俄羅斯進口俄羅斯軟玉,俄羅斯軟玉俗稱俄料,前幾年每年供應中國市場的俄料在400噸到500噸左右,最多時每年可達1000噸,這幾年數量有所減少,但也在100噸左右。
新疆的玉石商人比較排斥俄羅斯軟玉,原因是,許多商人將俄羅斯軟玉冒充新疆和田玉進行銷售,擾亂了新疆和田玉的市場。按國標的表述,將俄羅斯軟玉叫做和田玉也是不違規的,但是不能叫新疆和田玉。
最近三、四年來,軟玉的市場非常火爆,帶動了開采、雕刻、市場營銷、科研、標準制定等整條產業鏈。與歷史縱向比,軟玉作品進入了非常輝煌的時期,具體表現為原料產量增加、受眾群體廣泛、作品工藝精美,市場價值不斷提升。
歷史上的軟玉消費為皇宮及達官貴人群體,如今消費群體包括普通大眾、投資者、收藏家等,全國各地的古玩市場、專業市場都有軟玉銷售。在工藝上,軟玉呈現多元化局面,既包括傳統題材,也有現代題材,優秀的作品至少可以與清中期玉雕最鼎盛的乾隆時期媲美。應該說,原料的絕對開采量大為優秀作品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從市場價格看,從2003年“非典”之后,也就3年時間,以新疆產軟玉為代表的原料漲幅就達到了10倍,好的原料漲幅更高。過去10萬元一公斤的一級籽料,現在是100萬元一公斤,突破了百萬元大關。幾兩一件的和田玉工藝品就叫價百萬,以前不多見,而現在則是很普遍的事情。
隨著軟玉市場在2003年9月以后升溫,市場經營異?;钴S。以北京為例,以前經營軟玉的,也就是北京古玩城有兩三家,其他則夾雜在古玩行內經營,但到了現在,每個專業市場內都有十幾家到幾十家經營者,大中型商場專柜的珠寶銷售區也增加了軟玉。應該說,市場的表現反映了目前軟玉的供求關系。
軟玉之所以受到消費者與藏家的喜愛,還是因為它具備一些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軟玉具有極強的傳統文化內涵。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文化貫穿整個中國文明史,從最早“石之美者”的樸素概念到把道德思想觀念融入玉石,從簡單的喜愛到禮器、權力象征,再到財富的象征與藝術品,軟玉進入現代生活乃至呈現輝煌局面與文化背景有著直接的關系。
第二,原料的珍稀性。軟玉本身具有珍稀性特征,而隨著持續開采,稀缺性也日益增加。
第三,軟玉受眾群體的廣泛性。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勢必帶來精神層面的需求與消費,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軟玉的消費群體正在日益擴大。
第四,軟玉作品的藝術性非常好。軟玉作品不只是材質的概念,而且已經脫離了單純的稀有性概念,融入了更多的藝術性,具備了藝術品的特征。
第五,軟玉作品的價值成長性很好。軟玉的材料珍稀、有文化內涵,加上精美的工藝,使得其成為一種投資產品,投資性越來越被看好。
在軟玉市場不斷發展的同時,目前也面臨著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市場流通出現了環節性擁擠的問題。由于看到市場需求比較大,因此到處開市場,到處經營軟玉,這就使得軟玉很快、大量地進入到流通環節,但是,這些迅速進入流通渠道的產品并沒有順利通過終端銷售出去,這樣就造成了軟玉市場的中間環節擁擠,而消耗現有流通領域的產品還需要時間。
第二,市場的規范性還有待提高。雖然在軟玉命名上,各軟玉產區沒有不同,但不同產區的軟玉又確實存在不同的特點。由于國家標準是以化學成分與工藝特征做區分的,并不明確產地,而傳統收藏又更信任傳統和田玉產區的軟玉,于是市場上就有人把非傳統和田玉產區的軟玉說成是傳統產區的和田玉,故意進行混淆與誤導。這一情況,需要從國家標準制定的合理性、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督以及行業自律等幾方面來解決。
第三,在工藝上看,軟玉產品也不乏粗制濫造。對于珍稀的資源不能夠做到盡可能地有效利用,其實質是破壞性的。
第四,從收藏消費環節看,收藏消費者的熱情較高,但對軟玉認知程度低。對待一件軟玉作品往往重材料、輕工藝、輕創意,缺少用藝術眼光認識軟玉藝術品的意識。另外,不少收藏者還抱著撿漏的心理出現在市場上,對于軟玉銷售的渠道與軟玉產品價值評估等認識不夠。
軟玉在不同市場中的交易有不同的特點
按照通常的情況,軟玉交易分為專業化市場、綜合性百貨商場、舊貨市場、個人直銷以及拍賣公司等幾種方式。
一般說來,在專業經營的場所,如古玩城等,常常有不錯的軟玉藝術品,其品質較高,個性化的東西也不少,但同時價格的不確定性也比較大;綜合性百貨商場柜臺的軟玉產品,品質較有保證,個性化弱一些,價格是一個公示價格,價位中等偏上;舊貨市場也是專業化市場中的一類,一般軟玉制品品質較低,珠目混雜,不易得到收藏性與投資性都好的東西;個人直銷主要是藏家之間彼此交流,往往會個性化與品質較好,但也因人而異;拍賣公司舉辦的軟玉拍賣常常品質較高,拍品集中,水準整齊,而拍品的競價方式也能反映出一件軟玉作品的市場認知度。
由于軟玉市場與股市不同,它的市場繁榮是經濟快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對精神追求的一種體現。經過20多年的啟動,軟玉市場已經跑了起來,還有繼續加速的力量。正常情況下,軟玉還會有相當長時間的發展,未來向前的走勢是必然的,不過,這個發展的速度可能會放緩,局部也可能調整。
再有,傳統文化的回歸不可逆轉也使得軟玉所受的關注度會越來越高。而隨著原料的開采,軟玉的稀缺性也會越來越突出,供求關系的不平衡也將導致軟玉價格上漲。需要提醒收藏者的一點是,價格的上漲并不代表所有軟玉價格的上漲,而一定是“好東西”——精品和珍品的上漲。
總體而言,軟玉市場未來是一定是向好處發展,而且持續發展的趨勢。
有一種觀點認為,2008年奧運會對軟玉的發展會帶來極大的推動,軟玉市場因此會迎來另一個高潮,但會是這樣嗎?
首先,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辦奧運,就一定會拿出最有標志性的東西。從中國印奧運徽寶到金鑲玉奧運獎牌,玉的選擇印證了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與標志性。
其次,奧運會對玉的材質選擇對國內受眾也是一次再教育,其市場引導作用肯定會是有的,但能否引發大范圍的軟玉銷售,也不一定就會立竿見影。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揚州玉器中玉雕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