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鳳宮》
玉雕《冰蝴蝶》
玉與當代藝術似乎是無法融合的兩個領域。玉在中國藝術史中的地位一向被歸入“工藝美術”,它不被看作一種討論社會和哲學議題的純藝術。王俊懿以玉為材料的環保主題的裝置藝術無疑打破了這一界限。
作為中國早期的文明形式,玉的出現比青銅器更早。在中國上古時期,玉最早是作為一種祭祀的禮器而出現的。它具有鎮邪和祝福的功能。中國早期大量有關人的品格的詞語也來自玉。
宋代以后有關瓷器的美學,實際上體現玉的美學,比如南宋官窯在形式上追求光潔、質地的純度,細膩的曲面變化,都是以玉的特質作為一種美學轉移。近現代的玉文化處在一個衰落期,一方面,宋元明清以理學為美學內涵的文化美學悄然消逝;另一方面,玉被看作一種稱為“工藝美術”的技術美學。
作為一個玉的雕刻專家,王俊懿希望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工藝”范疇,在形式上將玉與雕塑裝置結合,并以此探討全球化變暖的環保生態主題。他將玉雕成一種冰雪融化的形態,用瀕臨融化的“冰蝴蝶”作品象征人類的理想環境的危機。自然觀和充分使用自然形式,是中國玉雕傳統中的核心部分,王俊懿的“冰蝴蝶”試圖以中國傳統中的自然觀與當代生態哲學對話,以玉雕中自然的語言形式呈現冰雪融化的新題材。
當代藝術,尤其雕塑裝置的形式,對創作材料持一種開放性的觀念,任何材料都可以進入當代藝術。從二十世紀早期的杜尚至二戰后意大利的“貧窮藝術”,當代藝術一直主張使用廉價材料和非工藝性的現成品組合的手段;美國的杰夫·昆斯、英國的達米恩·赫斯特、日本的村上隆等,當代藝術在視覺制作上受消費主義的奢侈品美學的影響,即使用昂貴材料和奢侈品的制作技術,比如,使用了鉆石、高級合金鋼玩具、名牌皮包的制作等。國內的當代藝術近年也開始引入昂貴材料及制作,但更多是作為一種消費主義的商業趣味的美學,缺乏當代藝術的批判維度。
將玉作為一種貴重物及傳統的工藝雕刻技術引入當代藝術,國內尚屬首次。王俊懿試圖在當代藝術的視野下進行“傳統的現代轉換”,將傳統的主題及技術賦予現代性。這將是一條富有挑戰性的道路,對于當代藝術將是一種新的嘗試。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琢玉藝術巧妙表達吉祥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