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玉器市場走過了平靜的一年,之所以謂其平靜,是相對于2010和2011年的瘋狂而言。2012年,幾大玉石展會依然人聲鼎沸,但玉器作品沒有了那高不可攀的價格;各大拍賣公司的玉器拍賣雖然還是人頭攢動,但沒有出現天價的拍品,人們已開始以理性的心態看待玉器市場。2012年的玉器市場變得平靜而有序,作為原材料的玉石盡管瘋狂不在,卻躁動依舊。
一、當代玉器
(一)材料供應。從2002年到2011年,玉石價格以幾倍、幾十倍的速度增長,特別是從2009年到2011年上半年尤甚,“瘋狂的石頭”成為這一時期玉石價格的真實寫照。2012年有些不一樣了,有些材料價格下跌,交易規模下滑,有些材料價格則平穩或上揚,整個市場看似平靜或者低迷,在這平靜的背后,卻隱藏著材料價格的躁動與不安。具體來看:
1、和田玉。和田玉材料的價格表面看起來有所下降,但細分析起來,這種下降是有針對性的。下降最大的就是和田玉中的低檔材料,這部分材料因供應量大,材質差而價格下降,以這種材料制成的作品是消費品,本不屬于收藏品,但在近年收藏熱中,人們還沒有來得及認清或者說不愿意認清這種差別,只要是和田玉,價格就雞犬升天,高高在上,根本看不清哪種檔次材料的價格應該最低,就像漲潮時看不清誰在裸泳一樣。一旦玉器收藏熱的大潮退去,人們才看清楚是低檔和田玉材料的產品在裸泳,這種情況,在2012年歲末的北京國際珠寶展表現得淋漓盡致。韓料屬于和田玉中的低檔材料,在2011年的北京國際珠寶展上,韓料產品要價很高,小的把件動輒幾萬,討價還價的余地還很小。2012年完全不一樣了,有時幾百元就能買到一件小一點的韓料雕件,而且交易并不踴躍。高檔和田玉材料則完全不同,要價不降反漲,在2011年北京國際珠寶交易會上,最好的和田籽料要價10萬元一克,筆者都覺得高得沒理由,同樣品種的籽料,2012年竟要價13萬元一克,筆者算是見過和田籽料大風大浪的人,都不自覺的嚇了一跳,這種價格是否成交我們姑且不論,至少這是賣家的心理預期。在這看似平靜的和田玉市場背后,似乎隱藏著某種躁動。
2、翡翠。翡翠材料的價格變化在2012年也很曲折,2011年那種瘋狂已成過去時。2011年緬甸翡翠春季的公盤上,筆者認為值30萬至50萬元,最多不過百萬的石頭,最后拍到2000萬。2012年則風光不再,2012年春季公盤不僅參與的人數急劇減少,成交額也急劇下降。然而,與好的和田玉籽料驚人的相似之處是,好的翡翠材料成交價沒有下降,只不過由原來的每年20%—30%的漲幅,2012年降到了10%左右,漲幅雖然慢了,但畢竟還在漲。
3、岫巖玉。岫巖玉有透閃石和蛇紋石兩種,又稱老玉和新玉。2012年這兩種材料還是有分化的。老玉在過去的幾年有了較大的漲幅,2012年雖然漲幅不大,但也沒降。新玉則不同,前幾年,由于岫巖縣政府的管控,新玉材料一直沒有被大規模的開采,導致價格有所上揚,2011年以來政府開始批準開礦,材料供應劇增,其價格有了明顯的下跌。
4、南陽玉。南陽玉產量本來不大,前些年因作品題材老舊、市場容量小而致使材料價格不上不下。這兩年的南陽玉作品有了長足進步,市場成交量增多,材料價格也隨之大漲,特別是好的材料價格在2012年更是上了幾個臺階,大有闊步向前之勢。
5、瑪瑙、玉髓等。過去由于瑪瑙玉髓等作品一直是收藏品市場的邊緣產品,因其供應量大,價格一直低迷,雖然前幾年這些材料價格有所好轉,特別是2011年有了較大幅度上漲,但較比其它品種的材料,瑪瑙玉髓材料的價格仍顯偏低,其產品也不貴,即使是在市場低迷時期,花些小錢買些漂亮的東西還是大有人在的,瑪瑙玉髓產品的旺銷使得其材料的價格2012年仍有一定幅度的上揚。
縱觀2012年玉器的原料市場,雖然有所下降,但整體還算平穩,有些品類材料的價格不降反升,甚至出現原料貴過作品的情況,可見這材料價格平穩的背后,隱藏著材料價格的躁動,這種躁動,是否預示著今后材料價格還會大幅上漲,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二)作品供給。玉器作品供給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前些年的老作品重回市場,二是新作品的面市。
1、過去數十年間的作品重新投向市場。有的是當年藏家自己帶料請大師加工而成,有的是購買大師成品。這些作品當時材料便宜,人工成本不貴,與2012年的作品相比,價格著實便宜。這些作品有的是因為收藏者遇到經濟困境,有的是覺得已獲利頗豐,還有的是要調換作品而重回市場。但這部分作品質量良莠不齊,價格波動較大,供應量也較大,是每年玉器市場的重要供應來源。
2、當年新面市的玉器作品。玉雕大師當年的作品,無論用料還是工藝,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其價格也水漲船高,達到了新的標桿,但供應量極為有限。
隨著人們對當代玉器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當代玉器的收藏作品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往往簡單地將工藝的好壞作為評價和收藏當代玉器作品優良的主要標準,人們現在開始注重玉器所表現的文化內涵,使玉器收藏向更深刻的文化內涵轉變。這些當代優秀玉器作品幾乎都是由當代玉雕大師雕刻而成,他們的作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具體來看,這樣幾類玉雕大師的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1、當代玉雕最具代表性的大師。他們傳承了中國玉文化的理念,其藝術理念與創作方法具有時代意義,他們影響并推動整個玉雕行業的發展,這些大師將作為當代玉器的代表人物而將留名后世。如倪偉濱等人。
2、風格、地域流派的大師。這些大師在玉器地域流派、風格流派的形成與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具有開宗立派的地位。如海派的代表人物劉忠榮、吳德昇等人;京派的代表人物蘇然等人。
3、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在中國當代玉器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主要分為三派:京派、海派和蘇州揚州派。這三派的分法并不是依據作者所在地來劃分,而是根據作品的風格來區分。京派以蘇然為龍頭;海派以倪偉濱、劉忠榮、吳德昇、翟倚衛、易少勇、于涇、夏惠杰、崔磊等為代表;蘇州揚州派以蔣喜、楊曦、俞挺、顧永駿、汪德海等為領軍人物。
4、某些風格獨特的玉雕師。這些玉雕師并不一定是當下著名大師,其風格不一定為所有人所喜愛,但其作品可能作為一種獨特的玉器藝術現象而特立獨行,其作品也非常有收藏價值。
真正能夠收藏到當代玉雕大師本人的作品非常不易。一般來說,一位玉雕大師的創作黃金時期只有20年左右(35-55歲),如果按照每年創作10余件作品來算,其一生創作的精華作品僅200件左右。2012年,由于單件作品的價值提高較大,大師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也極大提高,其供應量更加減少。大師本人作品的彌足珍貴,極具收藏投資價值。
(三)市場狀況。當代玉器市場交易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交易市場與拍賣市場。
1、交易市場冰火兩重天。以北京的潘家園為代表的地攤交易市場歷來是淘寶者的樂園,2012年的淘寶市場依舊紅紅火火,其原因主要歸結于價格便宜,幾十元幾百元的東西,價格高點低點對買家的影響不大,買家注重的不是東西,而是討價還價的樂趣與淘寶的快感;與此相反,以北京古玩城為代表的專業高檔玉器交易市場,賣家則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他們手中的作品,動輒數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買家購買這些藏品不同于在地攤市場買個幾十幾百元的東西,他們既要考慮自己錢包的厚度,又要顧及作品的升值潛力,還要觀望藝術品大環境的市場情況。大環境好,作品價格高點低點都可以接受,反正以后都會漲價,大環境不好,出手投資的買家就非常慎重,這就導致市場中的高端玉器交易減少。
2、拍賣市場一路高歌。和田玉在近幾年的當代玉器拍場市場上占主流地位,有時占到了一場拍賣會拍品的九成以上。過去幾年間,和田玉當代玉雕在拍場的價格抵不過私下交易價格,拍賣市場一度難覓精品,因而和田玉當代玉器拍賣一直低迷。玉器收藏既有一般藝術品收藏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點。一般藝術品收藏首先關注的是否名家的作品,只要是名家作品,其創作時期、藝術表現差不多,價格就會相差無幾。玉器收藏首先也要看是否名家作品,但與一般藝術品不同的是,同一位大師同一時期的作品,因其材料、雕工的不同,在價格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外行人不易看出這種差異。因為當代玉器的拍賣剛剛起步,拍賣公司的人還不是很有經驗,還看不出其中的當代玉器的差別,導致過去一段時間拍賣公司征集來的玉雕大師作品往往不是其精品,作品流拍是常事,這一現象給玉器藏家造成誤解,以為大師作品有價無市,而不敢涉足玉器收藏。實際上,大師雕刻的精品,在沒有送達拍賣公司之前,多已被收藏者收藏了。還有的情況是不少人買到好的材料,專門請大師雕刻,這樣的作品藏家一般舍不得出售,都是自己收藏賞玩,等待升值,所以也不拿到拍賣市場上來。然而,2012年的當代玉器的拍賣行情有所改觀,主要得益于幾家專做玉器拍賣的公司的市場推進。
北京博觀拍賣是一家以當代玉雕為主要經營對象的拍賣公司,是行業內的拍賣公司。2012年該公司推出了幾場當代玉雕專場,成交都不錯。如:“盈握于心——當代玉石雕刻名家藝術精品專場”,成交額758.4萬元,成交率33%;“佛性禪心——當代玉石雕刻精品之佛教題材專場”,成交額81.9萬元,成交率58.3%;“時代印記——當代玉石雕刻之臺灣回流精品專場”,成交額299.7萬元,成交率47.5%;“尺山寸水——當代玉雕精品之文人山水題材專場”,成交額218.9萬元,成交率57.4%;“大器之美——當代玉石雕刻精品之器皿件專場”,成交額95.2萬元,成交率64%。北京匡時拍賣公司2012年也做了一場當代玉器的拍賣,“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上拍91件作品,成交42件,成交率46.15%,成交額7624.2萬元。杭州西泠拍賣公司這幾年一直堅持做當代玉器的拍賣,成交的非常不錯,春拍的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上拍193件,成交163件,成交額61,306,500元,成交率84.46%。秋拍的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上拍216件,成交150件,成交額85,891,200元,成交率69.77%。在這幾家拍賣公司的努力下,拍賣中終于出現了一批佳作,其成交價已非常接近當代玉雕的市場價格,玉雕藝術大師的作品開始在拍賣市場上得到認可。
但這幾場拍賣情況也略有不同。博觀拍賣采用無底價拍賣形式較多,更適合眼力好的行內人去甄選,由于價格較低,頗具撿漏可能。行家拍賣不一定專挑大師作品,有些作品材料好,工藝精湛,造型獨特,即使作者沒有太大名氣也沒有關系。所以,在博觀的拍賣中出現了一般名氣作者的作品也拍得很好的情況。但如果不是很懂行的買家,最穩妥的做法還是選擇拍賣市場上大家較為認可的玉雕大師的作品。
近些年,無底價拍賣在各大拍賣公司流行起來。實行無底價拍賣,是為了吸引藏家,特別是吸引那些潛在的玉器收藏者,通過無底價拍賣這種形式來進入當代玉器收藏領域。無底價拍賣,對于剛介入玉雕拍賣的買家來說,是一種低成本、低風險的練習機會;對于成熟的買家來說,則是檢漏的機會;對于創作者來說,則是認識作品市場價值的機會。無底價拍賣的拍品,既具有誘惑性,又具有競爭性,能吸引到大批買家,是時下當代玉器拍賣的一種較好方式。
2012年翡翠的拍賣市場變化不大,好的翡翠作品價格仍然居高不下,但拍賣成交不甚理想。一般材質的翡翠作品的價格與成交都有較大幅度的滑落。2012年的翡翠拍賣市場是買家觀望的一年。
二、古代玉器
在古代玉器中,明清玉仍然是拍賣市場的主體,中國嘉德“良玉美妍——工藝品珍賞”專場,拍品總數為198件,成交113件,成交率57.07%,成交價額2015.95萬元;北京保利中國玉器專場成交額達3560.745萬元,成交率54.34%,這些拍品大部分為明清玉器。
1、明清玉拍賣依舊平靜。這兩年明清玉拍賣一直很好,受市場影響不大,所以2012年海內外各大拍賣公司古玉拍賣無論大拍、小拍多以明清玉為主,這種勢頭還會繼續下去幾年。明清玉拍賣受重視的程度,可以從2012年倫敦邦瀚斯的拍賣中看出些端倪。英國倫敦邦瀚斯公司在2012年11月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有兩件圓明園流失文物,分別為“清乾隆青玉雕仿古獸面紋提梁卣”和“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筆者在邦瀚斯拍賣公司前來中國預展拍品時,幾次上手看過這兩件東西,東西確實很好。邦瀚斯是這兩年崛起的拍賣中國文物的公司,應該說,這個公司在中國玉器的拍賣方面做得很認真,每一件玉器拍品都有收藏傳承記錄,表現出拍品的流傳有緒過程,正是這種記錄,明確了上述兩件拍品的來源是圓明園流失文物。這兩件拍品引起了廣泛的爭議,這是繼圓明園獸首海外拍賣事件之后,又一個受到爭議的有關中國文物的拍賣。在輿論及國家文物局官員強烈指責下,最后邦瀚斯拍賣公司以撤拍并發表道歉了結此事。這一事件,一方面說明中國已經強大起來,可以有底氣地來捍衛中國文物,另一方面,也說明明清玉在古玉的拍賣中關注度極高,影響巨大。2012年古玉拍賣價格高居不下,保利拍出的“清乾隆御制翡翠雕辟邪水丞”擺件,以4945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也說明了古玉市場的熱度不減。當然,在古玉拍賣市場尚好的情形下,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2012年12月,法國拍賣行艾德不顧中方反對,將一個清朝乾隆時期的玉璽拍賣,并以112萬歐元(約合人民幣905萬元)的價格成交,這次拍賣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看來在捍衛中國文物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高古玉依舊是市場陪襯?!案吖庞瘛笔侵笣h代以前的玉器。北京翰海春拍的中國玉器專場,228件拍品拍出150件,成交額為1743.86萬元,成交率65.5%,其中包括一批高古玉。很開門的幾件高古玉成交了,品相稍差的都流拍了。筆者上手看過這批高古玉,真偽沒有問題,估價也不高,但拍賣結果并不理想。這說明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收藏家不愿意收藏將來出手比較難的藏品,高古玉就屬較難出手的藏品,難出手最關鍵的癥結在于鑒定難,高古玉的確存在鑒定難的問題,沒有相當水平的人士不好辨其真偽。前兩年玉器鑒定的風波,致使已無一家鑒定機構或鑒定專家,有足夠的公信度來鑒定一件高古玉的真偽。目前只能依靠市場力量來決定一件高古玉的真偽,即信譽度較高的拍賣公司最終成功拍出、并拍得高價的高古玉即為藏家認可的真品。這種情況就使得高古玉的收藏者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認為拍賣公司是利益攸關方,難以保證客觀態度和鑒定水平,進而希望出現一個不受任何利益影響的第三方來做這個鑒定,而不是拍賣公司本身;另一方面,拍賣又是公認的市場結果,拍品成功拍出又是其真偽的風向標,又不得不將最后的鑒定大權交給拍賣公司。而現實中有些拍賣公司為本身利益考慮,不辨拍品的真偽,只要能拍出去就行,導致拍品良莠不齊,這就使有些藏家大上其當,人們只能敬而遠之,這也導致了高古玉市場的衰落。
其實,高古玉收藏人群貌似很大,但是藏友水平良莠不齊。筆者曾說過,在高古玉的收藏上,真正具備一定眼力和知識儲備的人最多不過二三百位,可能保守了些,但多也不會多到那里去。由于收藏群體小,故受市場影響就大。整個藝術品市場紅火的時候,高古玉市場也有上升趨勢,但市場稍有回落,高古玉市場首當其沖,隨之一落千丈。我這么說,并不是說高古玉沒有收藏價值,應該說,高古玉的價值迄今還遠遠沒有被人們所認識,她那光耀千秋的文化與藝術光芒,在中華文明的歷程中始終是人們前行道路上的火炬和明燈,其重要地位以何種價格來衡量都不為過,歷史上也出現過一塊璧價值十五座城的現象,今天的價格低迷也只是高古玉歷史長河中的小插曲,假以時日,高古玉的價值總會被世人所認識,那時的價格也會體現其應有的價值,但這個過程要考驗收藏者的耐力與實力,只要能熬得住,美好的愿景就在明天。
三、會議展覽
1、神木會議。神木已經成了2012年文博考古界的熱詞,只因石卯文化發祥于此。2012年7月19至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40位文物專家學者匯聚神木,出席了在神木縣召開的石卯玉器鑒賞會。出席會議的主要專家學者有:牟永抗、盧兆蔭、云希正、趙朝洪、劉云輝、于平、王煒林、張廣文、張敬國、姜濤、陸建芳、雷廣臻、方向明、喻燕姣、周曉晶、王方、常素霞、張照根、佟佩華、王來柱、張尉、于明、黃翠梅、曾偉勝、翁雪花等人。會議重點討論了石卯玉器在石卯文化中的地位,共同研究鑒賞了石峁玉器,這次會議為推動石卯文化的深入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筆者作為本次會議的組織者,深感責任重大,在天工不作美的情況下,順利地完成了會議各項議程,并使全體代表安全返回。
2、上海會議。首屆當代玉文化高層論壇于2012年9月13日在上海舉行,本屆論壇由上海雅園藝術品有限公司主辦。來自全國的玉文化研究專家學者、玉雕師、玉商、玉器行業從業人員等出席了會議。出席會議的專家學者有:盧兆蔭、殷志強、張廣文,彭明瀚、張尉、于明、解如光、汪永基等人;出席會議的上海玉雕大師有:錢振峰、倪偉濱、夏惠杰、易少勇、翟倚衛、王平等人;出席會議的玉雕界其他重要嘉賓有:北京的劉書占,揚州的劉月朗,新疆的郭蘭香等人。會議由于明即筆者主持,圍繞著“中國當代玉器行業的現狀”、“如何迎接中國當代玉器藝術化時代的來臨”、“中國當代玉器藝術化與商業化的區別”等話題展開了研討和交流。與會人們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對未來玉器的藝術方向、藝術形式、藝術語言和玉器的形態、玉器的價值趨向、玉器的文化地位等相關課題進行研究。這次會議將對當代玉器的文化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3、中墨玉器展。8月15至11月11日在故宮午門展廳舉行了“山川菁英——中國與墨西哥古代玉石文明展”。該展覽可謂是世界上兩個最古老的玉文化板塊之間的第一次碰撞與對話。故宮博物院從收藏的3萬余件玉石器中遴選出100件(套)展品,涵蓋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期有代表性的精美玉器,時間跨度為八千年;墨方則從全國多個博物館中遴選出100件(套)玉石文物展品,涵蓋中美洲著名的奧爾梅加文化、瑪雅文化及墨西加文化的玉石器,穿越了墨西哥三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時空。這次展覽的中方策展人徐琳表示,此前民眾一直認為故宮博物院只是明清文物的集大成者,其實故宮館藏玉器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從未間斷,這在全世界博物館都很罕見。此次亮相的館藏玉器八成以上都是明代以前的玉器,而且很多都是首次公開展出。譬如紅山文化的“玉龍”是目前所見同類器中最大的一件,同期的“玉巫人”則是海內外僅存的孤品,墨西加文化的綠石二重人像、翡翠面具則是從墨西哥遠道而來的珍寶。她認為,雖然中國與墨西哥地處太平洋兩岸,但考古發掘所獲得的資料表明,早在遠古時期,兩國人民可能就已通過各種方式進行過交流。此次展覽選取各自文化中一個共有的載體——玉石器來進行展示,可以看出兩個文明對玉的概念和所指范圍并不相同,但在對玉的加工及珍視程度、用玉的審美傾向及玉的禮儀性功能的理解、祭祀喪葬禮儀中玉石器所表達的復雜精神含義等方面均有較強相似性。
4、新西蘭文化珍寶展。2012年11月1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了新西蘭文化珍寶展,這次展覽共展出了216件毛利碧玉,包括碧玉石料、碧玉飾品、碧玉工具和碧玉武器,詮釋了新西蘭毛利人獨特的文化底蘊。
5、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2012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于12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新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港、澳、臺及歐美地區的83家收藏機構、古玩商、行業協會及國內34家國有文物商店攜手帶來眾多精品器物參加了博覽會。此次博覽會名為文物博覽會,實際上有三分之二的展位,或以玉器為主,或以玉器為輔,這說明玉器在當今的文物市場中占有重要比重。
6、北京國際珠寶交易會。2012年12月12—16日,2012中國國際珠寶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各館展位幾無虛席,賣家踴躍。但這次展會已值歲末,人們經歷了一年的藝術品低潮,購買熱情不高,價格與成交量有所下跌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整個會場買賣氣氛還是很熱烈的。
7、和田玉石節。2012年8月28日,第九屆和田玉石文化旅游節暨手工羊毛地毯博覽會在新疆和田地區開幕。和田玉在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中,已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礦產資源,更成為了一種文化,和田地區以這種文化為載體舉辦了多次和田玉石文化旅游節,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帶來了顯著的成效。這次玉石節期間舉辦了和田玉文化研討會,分別就《玉雕技藝與玉雕文化的表現》、《弘揚和田玉玉文化 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淺談中國和田玉文化與玉雕工藝》、《中國玉文化淺析》等問題舉行了探討,并邀請了3名玉雕大師進行了表演,這都為提升和田地區玉文化起到了作用。
8、蘇州玉石文化節。中國·蘇州第四屆玉石文化節于2012年11月23日在蘇州舉行。本次玉石文化節上,舉行了《陸子岡和蘇作玉雕藝術》主題研討會,臺灣故宮博物院玉器專家鄧淑蘋、江蘇玉器專家殷志強、故宮博物院玉器專家徐琳等就玉器制作技藝、審美鑒賞等主題做了發言。
9、揭陽玉文化節。第二屆中國(揭陽)玉文化節暨第十一屆中國(揭陽)玉器節于11月24日到12月2日在北京進行。這次會議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揭陽市人民政府等聯合舉辦。同時,第二屆中國(揭陽)玉文化節暨第十一屆中國(揭陽)玉器節北京系列活動,玉雕精品展也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參展作品來自揭陽市,均為國內頂級翡翠珍品。
綜上所述,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玉器市場能保持當下的平靜狀況已實屬不易了。筆者個人認為,2013年的玉器市場還將繼續保持這種平穩態勢,不會出現大起大落。但筆者相信,玉器收藏的前景美好無比,新的一次玉器收藏高潮,將在不遠的將來到來。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