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葉以后,蘇州號稱“江南首都”,不但生活奢華,而且引領時尚潮流,玉器等高檔消費品市場極度振興,促使蘇州的琢玉有了很大發展。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上,就有“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之說。當時,蘇州著名的雕玉代表人物陸子岡被人們譽為“鬼斧神工”,曾琢玉水仙,玲瓏奇巧。隨著蘇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廣大民眾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崇玉、愛玉、藏玉、制玉的傳統習俗在蘇州及其周邊地區悄然興起。
歷史的淵源
中國的玉器文化源遠流長,但嚴格地說,玉器在歷史上大的發展高潮僅有三次,分別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漢代和明清時期。在這里,且不說良渚文化時期,江南一帶就有玉器制作,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玉文化;也不說北宋時,朝廷在蘇州設立造作局,其中役使的工匠就有許多玉工。就說明清時,蘇州的玉雕曾達到了一個高峰。當時,琢玉的主要地區在江南一帶,蘇州和揚州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兩個琢玉地。明代起,蘇州成為東南經濟文化中心,尤其是明中葉以后,蘇州號稱“江南首都”,不但生活奢華,而且引領時尚潮流,玉器等高檔消費品市場極度振興,促使蘇州的琢玉有了很大發展。明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上,就有“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之說。當時,蘇州著名的雕玉代表人物陸子岡被人們譽為“鬼斧神工”,曾琢玉水仙,玲瓏奇巧。
至清乾隆時,蘇州不但要向朝廷提供玉匠、玉料,還擔負加工玉器的任務。當時,宮廷專設造辦處琢玉坊,幾次召取蘇州玉工赴京為宮廷制作玉器。這些蘇州籍的玉工及其傳授的門徒大多居住在前門一帶,被譽為“蘇幫”。干隆帝曾寫詩稱贊:“相質制器施琢剖,專諸巷益出妙手?!睋涊d,蘇州曾向宮廷解送各種精美玉器,有玉佛、玉磬、玉寶、玉碗、玉冊、玉羽觴、玉瓶、玉象棋、玉鼻煙壺等30余種300多件,蘇州琢玉作坊更是達830多戶。在閶門內的專諸巷、天庫前、周王廟弄,寶林寺前,向南諸如王樞密巷、石塔頭、回龍閣、梵門橋弄、學士街直到剪金橋巷,到處可聞一片“沙沙”的琢玉聲。而閶門吊橋兩側的玉市更是擔攤鱗次,鋪肆櫛比,至今許多老年人還習慣把吊橋稱為“玉器橋”。琢玉行業視周宣靈王為祖師,行會就設在周王廟,每年陰歷九月十三至十六,全城大小近千家作坊都要拿自己最精心的杰作作為祭祀的供品去陳列。屆時,各路客商云集,市民爭相觀摩,熱鬧異常。這種現象,在全國玉雕行業內可能也是鳳毛麟角的。在明清手工業全盛時期,蘇州玉器制作達到高峰,成為全國同行業的翹楚。
清末民初直至解放前夕,蘇州玉雕行業面臨原料稀少、產品滯銷、工人失業的岌岌可危的境地。解放后,蘇州建立了玉雕生產合作社,玉雕生產逐漸復蘇。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蘇州玉雕雖然在外貿出口、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大鍋飯”和“八級工資制”抑制了技術創新人員的積極性,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涌起,企業向市場經濟轉型時,蘇州玉雕陷入低谷。在掙脫了機制、體制的束縛,經過了脫胎換骨的歷程后,以民營、個體為特征的玉雕經濟卻逐步雄起。
當代蘇州玉雕發展特征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蘇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廣大民眾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崇玉、愛玉、藏玉、制玉的傳統習俗在蘇州及其周邊地區悄然興起。特別是本世紀以來,蘇州玉雕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工藝文化產業,并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從業人員眾多。據不完全統計,蘇州玉雕以前店后作坊式的工作室和個體為主,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玉雕從業者,包括江蘇、浙江、河南、福建、安徽、上海、新疆等地。
二是分布面廣,生產經營活躍。在古城區的相王弄、南石皮弄一帶集中了四五百家玉雕工作室和個體作坊,在園林路一條街就有40多家前店后作坊的工作室,在東渚、光福一帶更是集中了大量的玉雕作坊和從業者,僅光福地區就達6000余人。
經營玉雕的商鋪也隨之大量涌現。古城區觀前地區內就集中有觀前文化城、興福玉器城、大成坊玉器古玩城、觀前老鳳祥銀樓玉器商鋪,以及相王玉器城、文廟古玩城、工人文化宮玉器商鋪等;在光福鎮玉器一條街及周邊,擁有玉器商鋪500余家;還有一-批正在積極籌備與招商準備開設的玉器商鋪。就連分布于社區的菜場里,也時常有流動玉器攤販出現。
三是經濟總量大,近幾年玉器產銷兩旺。據估計,蘇州玉器年經濟總量達30億40億元。
四是新一代玉雕人才不斷涌現,并逐步嶄露頭角。蘇州現擁有八位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其中四位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一人獲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且均年富力強,成為開創蘇州玉雕一代新風的技藝領頭人和行業標桿。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蘇州玉雕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一大批更年輕的初、中級工藝美術師也正在迅速成長。
五是蘇州玉雕以中小件為主,其中以明清件、仿古件居多,并多以和田白玉為材,涉及人物、動物、花鳥、山子、器皿等,做工精美而富有創意,備受廣大收藏愛好者的喜愛和市場的追捧。
蘇州玉雕發展因素
蘇州并不產玉,但制玉發展如此迅速,這在全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蘇州玉雕在當代的發展有以下幾大因素:
一是得益于蘇州這塊水土。蘇州不僅是座文化氣息濃郁、環境優美的宜居城市,而且蘇州的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得到了超速發展,位于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民眾生活比較富足,又有愛玉、藏玉的傳統,具有巨大的市場購買力。
二是蘇州的開放度高,寬容度高,既尊重民間手藝人通過家傳、師承與自學成才的從藝手段,也有講究個性、獨立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全國各地的制玉名手紛紛集聚蘇州,融入蘇州,不僅使制玉隊伍日漸擴大,而且使各種流派、風格相互交融,傳承和創新的氛圍十分活躍。
三是蘇州的文化藝術和各工藝門類品種齊全、技藝精湛、風格典雅,姐妹藝術之間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潛移默化,促進了蘇州玉雕的創作和技藝水平的不斷提升。
四是蘇州玉雕建設了一個人才培養和技藝交流的平臺。自2008年以來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創辦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至今已歷四屆,而且一屆比一屆精彩和興盛。它對激勵和引導廣大從業者潛心鉆研技藝,增強創作能力,提高知名度和品牌效應具有很大作用,同時在發現人才、提升人才,提高蘇州玉雕在全國的地位,擴大其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談談玩玉——俄羅斯玉石
下一篇:玉雕中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