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城的春天總是來去匆匆,前幾天還漫天柳絮飛揚,轉眼間,居然就有了七月流火的感覺。翻了日歷,才發現原來夏天已近在眼前,這要是換在古代,一定又有很多文人騷客要開始感慨: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了。
不過在小編看來,春天雖然即將離去,但其身影卻早被許多愛春、惜春之人保留了下來。
燕子是國人眼中春天的化身,一直以來都備受國人的歌頌與喜愛,歷代的詩詞書畫中,都少不了燕子輕捷的身影,玉雕作品自然也不例外。元曲中的一句“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豐豐韻韻”,就已深刻的體現了燕子在國人心中的美好、吉祥的形象。
對于巧雕技術的應用,馮鈐老師可算是個中高手,妙用子料黃皮雕琢燕首,襯得整件作品韻致十足,柳條拂水的動感與雙燕穿林的輕巧、優美更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說到燕子,就總讓人不由自主的聯想到江南。燕子銜泥,江南春曉,雙雙飛入檐下。小編有時候會想,國人所以這么喜歡燕子,除了燕子是春天的化身與象征,應該還有燕子戀舊巢的緣故吧?
要知道,漢族可是世界上最依戀家鄉的民族呢!
殷小金老師最擅花鳥,其作品細膩溫婉、絲絲傳情,這件白玉子料牌-春曉,就充分體現了他的作品特色。雙雙燕子,檐下細語呢喃,想來是在商量筑窩、安居的事宜吧。
對于國人的春燕情結,有人總結如下:燕子親人,喜歡成雙成對的出入人家屋內或檐下,加上身姿嬌小玲瓏,姿態優美輕捷,既有“雙燕歸來細雨中”的美好,又有春去秋回,不忘舊巢的戀家習性。
試問一下,這樣美好的小生靈,讓人怎能不喜歡?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中國式精致生活——精美的文玩器具
下一篇:風云際會說龍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