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這首讓國人耳熟能詳的小詩據說是唐駱賓王在七歲那年寫下的,全詩語言清新歡快,沒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理,但卻牢牢抓住鵝的特征來描寫,顯得自然真切又傳神,鵝的形象可謂躍然紙上。詩人對于鵝的喜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中國歷史上喜愛鵝的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傳說王羲之愛鵝成癡,山陰有道士久慕他的大名,想求他為道觀抄寫一篇《黃庭經》,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后來道士打聽到王羲之愛鵝的癖好,由是豢養了一群毛色潔白,體態優雅的白鵝,并將這群白鵝放養在王羲之經常路過的一條小溪里,以待時機。
王羲之果然對這群鵝“一見鐘情”,很快找來道觀,向道士求鵝。道士當即提出,若是王羲之肯為道觀抄寫《黃庭經》一部,就將這群白鵝都送給王羲之。王羲之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這就是名傳千古的“黃庭換鵝”典故。直到如今,這部以鵝換來的《黃庭經》仍有拓本流傳于世。
中國的玉雕師也很鐘情于“鵝”這一題材,鵝體型優美、脖頸修長,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除此之外,鵝還諧音為“我”,在團身時狀似如意,暗寓著“我如意”的吉祥寓意。鵝頂紅頭,又有鴻運當頭之意,這么一想,也難怪鵝會深受人們喜愛了。
王羲之為什么這么喜歡鵝呢?這無疑已是一個千古之謎,后世對此也有著很多的猜測。
清代著名書法家包世臣曾寫過一首詩:“全身精力到毫端,定臺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力起難?!痹娭懈爬送豸酥臅ㄒI,認為王羲之是在研究鵝行水的姿勢中,悟出了用筆的方法,那就是學書法時要“志意專精”,即寫字的時候,精神要非常集中,姿勢也要端正,這樣,五指握筆才能運用揮灑自如。
詩中認為,王羲之之所以喜歡鵝,和他研究執筆、運筆有密切關系。 但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只是后人的一種牽強附會。王羲之喜歡鵝也許只是一種愛好,并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么多內涵。
真相究竟如何,如今已從無考證,但美麗聰慧、戰斗力強悍又寓意吉祥的鵝,卻將一直為人們所喜愛。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