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合影
帶有龍鳳圖騰的玉器
4月11日,中國古代玉圖騰系列特展之首場“龍鳳呈祥”頂級品鑒會在紅廷別墅華貴啟幕,本次品鑒活動由金聲玉振頂級收藏俱樂部攜手可佳珍玉堂及《中國玉文化》雜志共同主辦,紅廷別墅承辦,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學術指導。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北京珠寶首飾研修學院玉雕系教授魯克化、故宮博物院馮林英、玉雕世家設計大師王毅、可佳集團總裁杜宏志先生、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文員會理事,資深古玉鑒藏家、金聲玉振收藏俱樂部策劃人杜平;《中國玉文化》雜志李京光主編、北京紫砂文化學者宋雙才等業內知名收藏家、鑒賞家、玉器專家、文化學者、雕刻大師及玉器收藏愛好者等70余位悉數到場。
天工開物:龍飛鳳舞閃耀紅廷
本次展出的藏品中,既有造型粗獷樸拙的紅山文化部落圖騰之物玉龍、玉鳳、玉獸型玦,也有體現了各時期代表的龍鳳紋飾的古玉和古代金器。作為新春首秀,主辦方甄選了數十件巧奪天工的帶有龍鳳圖騰的玉器,藏品年代貫穿了商周、戰、漢、明、清各個朝代,其中更有數件藏品是稀世罕見的絕品。
“置一桌坐一椅擺一花瓶,如對美人;掛一畫佩一玉吟一唐詩,盡得風流”,紅廷別墅森潤地產常務副總經理杜宏志在致辭中言道,“玉器自古就與怡情雅事緊屬相連,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古人也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說法。溯流而上,中國古人很早就把代表祥瑞的龍鳳雕刻在珍貴的玉器上,成為貴器重寶??梢哉f,每一件玉器都有獨一無二的價值。杜總開場祝愿本次玉器展覽能為大家帶來祥瑞之氣,并希望大家盡情近距離觀摩古玉珍品之美,從而熱愛并弘揚中國玉文化。
在播出精彩的玉出昆侖玉文化短片之后,來自金聲玉振頂級收藏俱樂部的專家杜平對收藏俱樂部的源起進行了介紹,并對本次活動的展品進行了文化闡述:從展品種類上說,包含了紅山文化玉龍、玉鳳、龍型玦、丹鳳朝陽玉璧、鳳鳥紋碧玉琮、太陽神鳥玉琮、商代玉龍首、商代鳳首玉簪、春秋龍紋玉佩、龍首金箔飾等數十件稀世珍品;從時間坐標上則跨越了紅山文化時期、商代、西周、春秋、戰國、漢朝幾千年的歷史時期,相對全面地展示了龍鳳圖騰的緣起、玉器的原始意義(如祭祀、配飾、辟邪、祥瑞象征等)以及工藝之美,為接下來眾多來賓自由觀摩進行了明白曉暢的現場解說。
紅廷論道:融匯人文與造化之美
玉器界泰斗級專家魯克化、古玉鑒藏家杜平及玉雕大師王毅分別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對龍鳳玉圖騰進行了解讀。
杜平老師言道:中國千年文化積淀,玉器始終伴隨其中。置于民間,可賞玩明德,置于朝堂,則為國之重器,尤其雕刻龍鳳之紋的玉器,于華貴之外,更隱含祥瑞之氣,受到王室及士紳階層的喜愛,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和民族精神象征物。但以往中國的龍其形象往往讓一些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過多地理解為兇猛殘酷、咄咄逼人、充滿霸氣和攻擊性、挑戰性;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鳳呈祥”宣示著溫和善良與吉祥如意、幸福美滿的形象,反映出中華民族與人為善、愛好和平的本性。歷代玉圖騰就是最好的實物明證,更是國際間文化交流中,中國最佳藝術類別選項。如何深度挖掘古代玉文化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把傳統文化中的深刻內涵提煉挖掘出來,加以文化創新,使之發揚光大,這不但是事關中國文明與發展的重大課題,同時更是增加國家和民族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志。
魯克化老師則從玉器的文化品格方面進行了闡述:華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君子文化。君子文化的核心是溫、良、恭、儉、讓。君子比德于玉,玉之溫潤恰如君子之溫良,玉之明色又如君子之顯德,君子品格與玉的品格本質上相通的;王毅老師在接下來的發言中說:“玉不琢不成器, 美玉本身雖然具有一定價值,但是也需要良匠進行雕琢才能顯揚于世。如和氏璧原本湮沒于世,后經人切磋琢磨才變成價值連城的珍寶。好的工藝更能夠提升玉的價值。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我如意——中國人的鵝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