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文化中,“魚”與“余”諧音,魚被賦予了濃厚的人情味和中國特色。魚,讓人們產生一種美好的心理暗示:每一年都是豐收年、生活富足有余。對于中國人來說,“魚”這一生物,被賦予了太多美好又特殊的含義,玉雕中的“魚”也不例外。
▲碧玉掛件-小胖魚 | 玉器編號:167807
關于“魚”的內涵變形,不勝枚舉,無一不代表著每個中國人的愿景。古代,魚跟雁一樣,可作為書信的代名詞。古人秘傳信息,以絹帛寫信而裝在魚腹中,這樣以魚傳信稱為“魚傳尺素”,內核是思念,是寄托。
▲黃玉牌-連年有余 | 玉器編號:167449
日常中,“魚”多與祥瑞等寓意畫上等號。魚傍水而生,水又為財,因此魚在民俗中與“財富”又有緊密的聯系?!棒~”作為年年有“余”吉慶有“余”的諧音,與“(富)余”諧音,因此使用廣泛。
▲白玉子料牌-連年有余 | 玉器編號:123679
在玉雕圈,魚與玉的結合,看似簡單,實則難點頗多。玉雕師不僅需要利用巧妙的設計與創作,表達出魚的優美體態及靈性,更要表現出和田玉原石的質感,而不是簡單地將其固定在作品中。
▲碧玉掛件-雙魚戲水 | 玉器編號:151068
魚身的線條自由柔順,在水中游動時如行云流水,充滿了自然和諧的藝術美感。因此玉雕魚和水的結合,讓水波紋成為最具“動勢感”和“韻律感”的線條形式之一,它的形態以平行水紋、波浪紋、旋渦紋為主,最初源木雕等民間工藝裝飾。
▲墨玉子料掛件-魚戲清荷 | 玉器編號:151921
在此基礎上,魚的不同態勢也讓玉雕水波紋進一步從固有的模式特征,比如線條的形態通常是流暢連貫、具有起伏感的“曲線”,發展出更加靈性的一面:由于“水”本身流動、跳蕩的形態,它又有很靈活多變的形態變化,可滿足構圖、造型的不同需求,表現出極強的可塑性。魚兒一躍而上,靈動輕柔??此瓢察o,卻又有一種游動的升華。
▲煙青玉牌-龍魚 | 玉器編號:167200
典籍有載“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玉雕龍魚題材簡直就是為文人群體“量身訂作”,古代不論是官宦之家還是民間巨富之家,往往都有收藏。
玉雕中的魚,憑有寓意美好的創作內核,又兼有工藝卓絕的雕刻水準,難怪讓成為不少藏者的心之所向,念念不忘。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盒盒"美美 | 風雅意趣玉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