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 2016年市場黑馬
今年春拍市場,有一新板塊——高古玉表現令人驚喜,業內喻之為“黑馬”。本月初,香港邦瀚斯推出的“溫玉物華——思源堂藏中國玉器”專場,共拍出178276250港元的總成交額。其中,古玉專場獲得1.78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全場成交63件,5件超過千萬港元,27件超過百萬港元,多件拍品甚至以超估價幾十倍的價格成交。據悉,今年5月底將舉辦春拍的香港嘉德,也將有一場古玉專場,而其貨源同樣來自“思源堂”。
估價30萬古玉 意外拍出千萬高價
在今年春拍,高古玉突然升溫。4月初,香港邦瀚斯舉辦的一場古玉專場中,其中,一件高10.4厘米的“東漢玉雕說唱舞人”以3148萬港元拔得該場成交第一;估價僅為二三十萬港元的兩件漢代以后的“青玉雕辟邪”,長度僅8.7厘米和5.5厘米,分別以2196萬港元和2476萬港元成交,爆出全場最大增幅。
何為高古玉?據業內專家稱,高古玉一般是指戰國和漢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稱為古玉,漢以前的玉器稱為高古玉。高古玉以和田玉為主,多數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使用的玉,從玉的用料、制作的工藝、文化氣息上來說,它都是有著非常濃厚的內涵。
據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季濤介紹,內地最早拍賣古玉的是北京翰海拍賣公司。1994年秋拍,北京翰海首屆拍賣會就上拍25件古玉。其中除兩件宋玉外,其余均為清代玉器。同年,中國嘉德也上拍42件古玉,其中元玉1件,明玉3件,其余也均為清代玉器。自那時起,擅長古玉鑒定與拍賣的翰海每年都有古玉上拍,至今一直沒有間斷,但與明清玉相比,多年來高古玉均出現上拍量低、成交價格也相對較低的情況。
記者從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發布的一份調查看到,從2012年起,玉石器的拍賣行情就一直逐漸下滑。2011年,中國玉石器共上拍33055件,成交15280件;到2015年的時候,中國玉器相比2011年上拍量方面上升4.32%,成交量下降30.62%,分別為34483件和10602件。從2012年開始,中國藝術品就出現開始調整的趨勢,到2015年的平穩調整期,中國藝術品已經沒有當年那般“瘋狂”,雖然在上拍量上有所上升,但是成交量的大幅度下降也充分說明一部分資金的撤出。
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統計,從2010年-2015年,5萬以下玉石器拍賣成交量占比最大,達68%;10萬-50萬區間的占比15%;5萬-10萬的占比12%。在成交額方面,100萬-500萬區間占比最多,達到30%;10萬-50萬區間的成交額也達到了總量的21%。由此可見,雖然高價位拍品單品價格在占比方面有優勢,但是總體來說50萬以下的玉石器拍品才受到藏家和市場的青睞。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痕玉定睛知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