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有著5000年的文明史,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實物載體,有著8000年不間斷的歷史。在漫長的玉文化史中,每一次發展的高峰都是伴隨著國運的強盛和國家的重視。
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中,我們國家在敞開國門引進別國的商品和技術的同時,外國的文化和價值觀也隨之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中。而做為出口大國,我們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輸出卻與我們的外貿大國地位并不相稱??v觀當今世界,大國地位除了需要有政治、經濟、軍事作為基礎之外,文化和價值觀的輸出并對他國產生影響已經成為一種超級軟實力。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文化輸出,而這些文化輸出都是附加在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物品而走出國門的,如瓷器、茶葉、絲綢等。玉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最為濃縮的器物,之所以沒有走出國門,主要是因為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對玉的至高崇尚,認為只有皇親貴族才有資格享有玉。因此玉就始終被鎖在了國門內,鎖在了統治階層的核心圈里。
隨著經濟發展,中國文化也在被世界各國所關注,我國政府也對此更加重視,十多年前開始在各國建立孔子學院便是一項“種子”工程。而“一帶一路”更是為文化的輸出鋪設了舞臺,玉文化向更廣闊的國際社會傳播的基礎和條件已經具備。
與此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我們國家的最高層領導不斷地在給玉文化進行背書:
2015年玉雕大師崔磊隨習大大出訪英國,受到英國威廉王子單獨接見,向其介紹和田玉及玉文化?! ?/span>
2015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蘇州會見波蘭領導人,身后幾案上擺放著玉雕大師瞿利軍的器皿作品?! ?/p>
胡錦濤和夫人劉永清聽取玉雕大師蔣喜講解和田玉
賈慶林參觀玉雕大師作品展
政協代表在全國兩會期間提案:借助“一帶一路”讓玉文化走向世界
……
這些來自高層對玉文化的關注,將是玉文化和玉雕藝術發展并走出國門的最大推動力。玉作為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瑰寶,理應被更廣泛的認識和接納,也應該被世界上更多的國家和人民所認知和喜愛?;仡櫽裎幕瘹v史,國家層級對玉的關注和重視都會迎來玉器發展的高峰期。如今有最高層的關注,有深入血脈的玉石情節,有廣泛的愛玉群體,我們有理由相信,和田玉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時代。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石市場唬人三板斧,你都知道嗎?
下一篇:意境之美——淺談青花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