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記載著中國歷代朝王的歷史變遷,承載著中華民族近八千年的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鬃拥摹熬颖鹊屡c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把玉和君子聯系起來,更是中國玉文化的一次升華,給人們崇玉、敬玉、愛玉提供精神之源。近年來,“玉石熱”的不斷升溫,玉石價格的不斷漲高,不僅僅是玉承載著一種民族文化和精神,也是玉本身物質價值的回歸。但又有幾人知道,這傳國美玉背后還包涵著多少采玉人的艱辛......
葉城縣自古就產玉石,清代曾在棋盤鄉的密爾岱山,西合休鄉的卻普和要隆有過大規模開采的記載。玉石稱為美玉,但玉石伴生的環境絕非青山綠水間,而是不見生物,寸草難生的連綿山脈中。具葉城縣近200公里棋盤鄉密爾岱礦和血亞諾特礦,葉城縣礦業公司采礦工人們常年在海拔4千多米的礦點作業。在這里不要說干體力活,呼吸都很困難,就是這樣的艱苦環境,這些采玉人在這里度過了十二個春秋,飽受了人生的艱難和困苦。
連綿不絕的昆侖山脈
密爾岱山海拔4100米的采礦洞口
葉城縣礦業公司的礦長在血亞諾特礦與全體礦工的合影
葉城礦業公司冷文新礦長介紹說:“1993年接受縣里的采礦工作,他帶領采礦隊在密爾岱山一帶開始尋找新的玉礦。因山路險要,山道崎嶇,主要依靠的交通工具就是駱駝或毛驢,食物或給養很難得到補充,常常是渴了喝冰水,餓了啃干馕,就這樣,一干就是三年,卻不見“玉”。如同終年耕作,卻顆粒無收的農民,大家幾盡絕望......,說神靈賜福,不如說是在信心的支撐下,終于苦盡甘來,96年新礦出“玉”了?!?/P>
連綿的巖脈探出的“玉頭”
探礦洞點
沿脈開采的玉石礦洞
三年的艱辛終換來開心的笑容
二號采礦點出“玉”啦
具地質資料記錄:密爾岱、血亞諾特、要隆等玉石礦點均位于塔里木盆地與昆侖山的交界的土山丘陵-中高山區的過渡地區,中高山區地形切割劇烈、地形復雜,比高500-2000米左右,海拔高程3500-4500米,最低的地方2500米,最高可達5000余米。氣候相差比較大,有的地方夏季要穿棉衣,有的地方干燥炎熱。每年10月中下旬開始降雪封山,直到來年3月份冰雪開始消融。6-8月為雨季洪水期,多有冰霧,洪水季節各河流河水猛漲、流速湍急。
棋盤河上游密爾岱山
洪水沖塌后的轉運站
被洪水沖落的石塊砸死的毛驢
在這種惡劣的氣候和險要的地形條件下,玉石的搬運變的異常艱難,小塊玉料借助駱駝或毛驢通過崎嶇的山道馱運,一不小心駱駝或毛驢失蹄滾向山下、料毀人亡之事時有發生。大塊玉料只有推倒山下較平緩地段或河中,再人拉、肩扛,一點點的搬運到轉運處。如再遇洪水的“洗禮”,更是雪上加霜。所以采玉人經受的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考驗,沒有過硬的身體和超人的耐力,絕非常人所能承受...,由此我們不難聯想到,采玉人何嘗不具有“玉”堅實,剛韌的一面呢?
上山的路地勢險要,只有靠駝隊運輸物資。
往返與礦點的駝隊,下山時馱負著玉石礦料
運輸駝隊的維吾爾族馱工隊長
玉石的搬運同樣充滿了艱辛,采玉人在向轉運站搬運大塊玉料
刺骨的雪水、沉重的玉石、奮力的采玉人
運輸玉料的隊伍在礦長的帶領下,出征!
有誰知道這塊玉料所雕琢的玉器現在又在誰的手中
親歷了采玉人的艱辛,也懷著對歷代采玉人的敬意,葉城礦業的冷文新礦長深有感觸而語調“平靜”的說,“熱愛生活,珍惜玉吧!玉的靈性和精神里還包涵著采玉人對人們一份深深的祝福”。
2002年冷文新礦長代表葉城縣參加烏洽會
葉城縣礦業公司冷文新礦長
本文由中國和田玉網原創,版權所有。未經需可,不得轉載。媒體轉載請聯系info@chinajade.cn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石節的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