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元旦就過去了,再翻翻日歷,早已是臘月了。年關將至,我們玉界臻品在商討過后,決定在近期為大家獻上猴年的最后一場限時微拍。
本場微拍擬以金鑲玉和田玉首飾為主,多為項鏈、戒指、指環三種。其實和田玉飾品化,在最近幾年的發展可說是風風火火,儼然是大勢所趨。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實和田玉的首飾化,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它還有一個非常富貴輝煌又耳熟能詳的名字——金鑲玉。
碧玉彩金吊墜,正面鑲有碎鉆,流光點點。碧色色澤秾艷,翠碧可人。整器素面勻潔,形制小巧,玲瓏溫潤。
金鑲玉,顧名思義就是在金器上鑲嵌各種美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和玉象征著高貴與純潔,所以金鑲玉也有 “金玉良緣”的寓意,乃尊貴吉祥與超凡脫俗的完美結合。
追本溯源,“金鑲玉”最早大約出現在西漢末年的王莽時期。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件“金鑲玉”物品,更與價值連城的“和氏璧”緊密相連。
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卞和得玉璞獻于文王,玉工以璞琢之成璧,即為“和氏璧”。秦統六國后,“和氏璧”輾轉落于始皇之手。秦始皇令玉工將其琢為印璽,璽長、寬、高均為四寸,上鐫“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這就是“傳國玉璽”的來歷。
漢滅秦后,“傳國玉璽”幾經滄桑落入了劉邦手中,自此代代相傳。直到西漢末年,王莽篡政,逼迫其時當政的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一怒,摔了玉璽,崩落玉璽一角。王莽召工匠修補,工匠最終以黃金補上所缺一角,“傳國玉璽”由此又名“金鑲玉璽”。
據說,這就是金鑲玉工藝的起源。而最近十余年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金鑲玉范例正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獎牌設計。
琢白玉為竹節,線條柔和,竹節分明。以鑲鉆彩金為竹葉,柔和中見剛勁。竹有清傲、謙虛之意,暗寓節節高。
“金鑲玉”在琢玉工藝上其實還有個學名,叫做“金銀錯嵌寶石玉器”,金玉相嵌,不但有金玉滿堂、金玉良緣等寓意,更象征著財富和才學。
白玉彩金掛墜,造型別致,金鑲玉牌頭頗見古典之美,讓小編沒來由的聯想起“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詩來。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