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愛玉,喜以玉喻人。
美人可以“秋水為神玉為骨”;男子則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如此的喜愛,奠定了人物風格玉雕的發展基礎。
我國最早發現的玉雕人像出現于“新石器”晚期,發展至商周時候,雕琢技法已漸趨完善。到了戰國時期,手法逐漸寫實,人物衣著華麗,紋飾清晰。漢代受古絲綢之路的影響,人物主要以西域人和佛像飛天造型為主,直至明清兩代,玉人才更加貼近生活,反映現實。
▲戰國玉人
▲漢代玉人
人像的塑造,一直以來都是極具挑戰性的。 不同于動物,除了體態身形的描繪,還需有得體的衣著,端正的五官,且具備“動勢”與“神氣”:一顰一簇,一嗔一笑,將人的喜、怒、哀、樂、驚、懼、愁通過玉雕的語言傳達出來,結合人物的自身動作和情景來展現人物的形象、挖掘內在獨有的氣質,使作品表露出自然的神韻。
雕刻時,適宜的材料,加以不同的主題與雕刻風格,會使所呈現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也更具有故事性:
▲白玉(帶翠)青花籽料牌-春曲 | 玉器編號:164714
手握長笛的女子,靠樹輕倚,遠眺間若有所思。僅用一個背影和一方景色刻畫的場景,非??简炘O計者的審美與塑形能力,但豐富的色彩同時賦予了作品更多的觀賞性和可能性,仿佛在這種氛圍下,觀者可以親融入畫,順著身影,感受她的思緒。
▲青玉牌-高風亮節 | 玉器編號:128828
流暢的刀法,由實到虛,利用極簡的線條勾勒身形,無過多修飾,著力刻畫人物的表情,樸素不失沉穩,一代清廉賢臣的形象由此誕生。
近代玉雕人物題材無論從題材、紋飾、造型等方面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的發展和創新,大多是立體的人物造型,強調透視、明暗、轉折等細節處理,更注重人體的結構比例與動態。造型方面,則要求層次分明、疏而不空、密而不塞。
▲黃玉擺件-荷仙子 | 玉器編號:167824
色澤柔和勻凈的黃玉,孕生清蓮,蓮托少女,面容清秀,柔光下長髻輕挽,著輕紗薄衫、衣袂飄飄,蓮步裊裊襯出婀娜身姿。
▲墨玉籽料把件-鐘馗 | 玉器編號:54811
鐘馗黑面虬髯、豹頭環眼,怒目而視,右方白鬼傍身,肅然煞氣與小鬼的服帖畏懼相映成趣,依托于材料的特性,于一黑一白間,訴盡因果秩序,世道就此分明。
總而言之,好的人物雕件,格調上要有料、質、色的選擇;造型上,要有結構和空間感的和諧;而神態上,則需達到面部表情、動作與內心境界的完美統一。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春意濃,碧蘭現
下一篇:且聽蟬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