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玉雕市場發展概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由原先的計劃經濟逐步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國際地位進一步的提升,使中國傳統文化再次被世人所珍視。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也促使了文化消費市場的繁榮,字畫、陶瓷、玉雕等藝術品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玉雕藝術更受到人們的吹捧,玉雕消費市場也由最初以外銷為主的局面轉變為今天以內銷為主的格局。
近二十年來,絕大部分國營玉雕廠由盛轉衰,處境艱難甚至消失,只有個別廠家適應形勢是尚可維持。究其原因,經濟體制的轉型直接導致了玉雕廠家體制的不適應和落伍,從而使大批技術人員外流。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私營玉雕廠和個體加工作坊以這些外流人才為核心,依托農村廉價勞動力為基礎,于近年來培養了一批新穎能迎合市場需求的玉雕人才,也形成了有鮮明特色的地方玉雕市場。當今競爭的市場生存理念更使各類作坊和私營玉雕廠及時地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變更和生產取向,使玉雕市場更為成熟。
隨著國內玉雕收藏群體的不斷擴大,使玉料特別是和田仔料的價格不斷上漲,帶動了新疆地區和田玉原料的開采,促進了當地經濟的活躍。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拉開了以后全國私營玉雕行業新發展的序幕。伴隨我國的改革開放,港澳臺同胞來往的日益頻繁,內地私營玉雕企業的產品不斷銷往上述地區,導致當地大量批發、零售、經銷玉雕的商家出現,從而帶動了一股玩玉的風潮。隨著需求的增長和市場的繁榮,使中國玉雕市場逐步邁入一個新的成熟時期。
二、玉器市場的投資前景
現今人們更為注重生活品質,對文化藝術的消費需求與日俱增,同時對藝術品的投資意識也不斷增強。許多具有文化品位和投資價值的物品日益受到廣大收藏愛好者的吹捧。中國黃金和鉆石交易中心已經建成,正從側面反映了這種需求。
根據美國1999年5月出版的《投資與市場展望》雜志,就今后投資趨勢曾經專門做了一次認真的市場調研,并依次列出了幾大熱門投資項目。分別是:古玩字畫、珠寶玉器、集郵、房地產、期貨和股票。
上述排序中,珠寶玉器排在了第二位。個人看法是,珠寶玉器具有其獨特的優點:首先是珠寶玉器集品、玩、值于一身,便于收藏,能保值,對保養也沒特別的要求。易攜帶,適合佩戴,能展現個人身份和品位。其次,珠寶玉器受經濟收入和投資條件的限制比較小,高、中、低檔均可,數量可多可少,價格可高可低。而相對于黃金鉆石,玉更有其獨特優勢。黃金等貴金屬只是具有保值功能,世界近三十年來黃金的價格增幅率也只是與各國貨幣通貨膨脹率相等。雖然鉆石具有增值能力,但中國的鉆石礦和產量比較稀少,大量鉆石需要進口,而且鉆石飾品在外觀、裝飾效果和藝術品位上遠不如玉,具有文化內涵。
由此可以看出,玉文化作為從古至今中國傳統優秀品德的象征和標準,以及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美觀稀有的特性,所以歷來一直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所寵愛和收藏。目前中國玉器收藏者是僅次于書畫和瓷器這兩大收藏圈之外的第三大群體,并且隨著買賣和收藏的日漸增多,新聞媒體對藝術品知識宣傳的加強,收藏愛好者對玉器認識渠道的不斷拓寬,這些都為玉雕作品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優秀的文化作品必有其自身的價值,作為玉雕市場的標準,和田玉雕的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人們之所以將投資目光對準和田玉,主要是由于優質和田玉產量日趨減少,由于和田玉玉料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玉雕制作的唯一性,正應了一句俗話:“物以稀為貴”。能夠擁有者當以奇貨居之!
其次和田玉屬于中國文化的精髓,隨著中國文化的再次崛起,使它又重新獲得世人的青睞。玉器一向由純手工完成。由于玉料大小和形狀的限制,從設計、制作到完成作品,完全是靠設計師的創意和藝術家雕制而成,它是集畫、雕、磨等工藝的手工精品而非大規模的機械化制品。因此每一件玉雕作品都凝聚著作者的心血和思想。這使玉雕作品具有它的唯一性和特殊性,每件作品都有其各自的主題、文化和藝術風格,頗具收藏價值。
社會進步,勞動力價值的逐年提高,玉料價格日益上漲,玉雕制作的成本隨之上漲,于是玉雕作品價格的增長有了它的必然性。像玉牌、玉佩等這些原本并不起眼的小玩件在近年來都成了人們追逐的對象。但不可否認,玉雕作品的文化和藝術價值暫時還未得到更多人的認識,市場價格相對于書畫、瓷器等品種來說還屬偏低。也正因為此,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玉雕的價值時,整個市場將具有更大的投資潛力和升值空間。
三、我對和田玉雕的認識
相對于一件高檔玉雕作品來說,玉料本身的優劣和作品所體現的藝術價值及文化品位決定了其最終的市場價格。由于各地技術鑒定部門對和田玉鑒定標準的模糊和很多徒有虛名的所謂“專家”、“學者”的誤導,造成目前玉雕市場價格體系極其混亂。而收藏愛好者本身對玉雕藝術認識的匱乏也使他們對此類投資望而卻步。目前購買玉雕品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憑借愛好者本身的文化底蘊和識別經驗,同時限制了玉雕藝術的進一步普及與推廣,這不失為一個遺憾。
目前市場上將玉料一般分為山料、山流水、仔料、戈璧料等多種,不同的玉料根據其等級情況價格差異很大。但各類寶玉石鑒定機構只通過檢測玉料的所含成分和物理特性,來判斷它是否是軟玉,而在經濟利益驅使下,他們往往自作聰明地在鑒定證書上添加“俗稱和田羊脂玉”等字樣,為其出具名不符實的“身份證”。使消費者如云里霧里,分不清所買物品的真正價值和產地。
由于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分辨不清各種玉料產地以及相應的品級,只好單憑皮色來鑒別是否為仔料,最終陷入只沉迷于皮色而忽視了玉料本身材質的收藏盲區。而玉雕收藏者的這種偏好,也直接影響了市場銷售趨勢。由于大部分愛好者只會認皮色和白度,不少人貪圖小利,認為花幾百、上千元錢就能購買到高檔的紅皮、黃皮等仔玉作品,這促使了假皮的泛濫。很多玉雕經銷商人為降低成本促進銷售,在進貨時不論真假只偏好滿皮或是皮色好的玉雕品種,也助長了此類歪風的盛行。
我個人認為玩玉者先要搞懂玉與非玉的關系,知道玉必須具備的哪幾點要素:一油,二細,三凈,四純,五硬。其次對于玩家而言,不必套用地質學等專業知識去玩玉,一來太過于專業無法掌握,而且這本身屬于專業研究范圍,對愛好者沒有多大的用途。
其次玉種可分為兩大類:(一)無色無皮為山料,(二)有色有皮為仔料,切記仔料的母體還是山料(也就是說不等于沒有優質的山料)。
最后把玉色可分為五大色系:一白,二黃,三碧,四墨,五糖,這五個色系我相信已普遍給玩家所認可,細分當然還有好多種。
自古白玉就是以白為貴,因而大家更偏重于白度。但真正的玉器收藏愛好者都知道,玉雕除了色度外,還必須考慮硬度、油性、純度等其他綜合因素。如均為和田仔料,在色度相差不遠的前提下,其余幾項參數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的玉器是論白、論克做買賣。經??吹接衿魇詹貝酆谜咭晃蹲非笥衿鞯陌锥群兔靠说膬r錢,反而忽略了其余幾項參數的奇怪現象。
古人曰:“玉不琢,不成器”,但這已不適合現代玩玉的理念。現今的玩法有兩種,即玩料和玩工。
玩料講究的是材質、造型、皮色和內容,追求的是自然純樸之美。料要求完美無損、材質細潤,講究色純,同時皮觀、形態要有意境,留有想象空間。
玩工所追求的是工、藝、品三者俱佳的玉雕藝術精品。
玉雕作品價值的高低還取決于作品的構思、制作的手法和材質等因素,可分四個部分來探討:材質的優劣、做工的精良、文化的內涵和藝術的展現。材料的優劣和做工的精良是基礎,而文化內涵和藝術的展現才是玉雕的靈魂。如果刻意追求玉的色級(白度)、大小而放棄工藝和品位就容易進入認識的誤區。
我認為只有集工藝精細、文化內涵、視覺享受和保值為一體的玉雕作品才可稱為藝術品,并列為收藏對象。
隨著玉料開采量的迅速增長,“黃金有價、玉無價”時代也已經過去。但很多初學者還停留只要是玉就必然會增值的誤區中,卻不知那些原材料或藝術價值一般的商品雖然也會升值,但升值空間已經很小,甚至會有貶值的可能。
對于以投資為主要目的的收藏者而言,必須選擇玉雕藝術精品才能獲得更大的升值空間。尤其是一些巧雕的玉雕精品,更能體現出作者的獨具匠心,因而在市場上,巧雕精品尤其受歡迎和吹捧,其價格也水漲船高。
雖然很多人對高檔玉雕的投資前景頗為看好,但它畢竟屬于高層次的文化消費,價格高低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尤其容易受消費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和自身認知程度的影響。從而使高檔玉雕藏品只局限在玉器收藏愛好者這個特定群體里,也限制了中國玉器市場進一步的普及和發揚,我想如何普及玉雕藝術將成為今后我們做玉人的重要課題。
倪偉濱:
中國首批玉石雕刻大師之一,國內頂尖的玉雕設計師,近20年來上海乃至中國玉雕市場發展的導航人。上海雅園工藝有限公司,一塊玉雕界的金子招牌,它先后培養了于徑、王平,尤志光等一批享譽業內的玉雕師。在業內有著“黃埔軍?!敝Q。校長是世稱“怪才”的倪偉濱。
(文章選自新疆寶協所編撰《中華瑰寶和田玉文集》一書)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