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委員會批準并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寶玉石原石博覽會于12月1-10日在北京隆重舉行。
中國玉文化有7000年歷史,在寶玉石中,原石文化結合了收藏文化、藝術文化、人文、古典、創意文化,既有保真、物廉、個性化的特點,同時,附加值高、投資空間大,近年來受到海內外華人特別是港澳臺地區消費者的追捧,需求量逐年大增。首屆寶玉石原石博覽會是我國首次舉辦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總價億元的原石展覽,充分展現了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珠寶玉石、收藏行業蓬勃發展的風貌與成果,也是對我國寶玉石原石市場的一次檢閱,因而,也成為2008年歲末中國珠寶業界的盛會和焦點。
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委員會執行會長何乃華介紹說,“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珠寶玉石消費的熱情正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后的又一個消費熱點,翡翠和白玉價格的年增長率達30%以上,日漸繁榮的中國珠寶玉石產業目前已成為‘朝陽產業’。面對金融危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已從股票、彩票等傳統投資逐漸向收藏投資傾斜,擁有天然、美麗、稀少、耐久等四大要素的珠寶玉石又是最具有保值、升值和傳承文化特點的收藏投資種類。此次規模空前的“寶玉石原石博覽會”,將為寶玉石原石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P>
和田玉文化是中華文化最光輝的一頁,而從清朝以來,翡翠又引領了中華玉文化的風騷,翡翠產品占了當今整個寶玉石消費市場70%左右的份額。中國國際寶玉石原石博覽會執行秘書長、寶玉石鑒定專家陳鴻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此次原石博覽會也為收藏和投資人士及專業買家奉獻了一場寶玉石文化的‘饕餮大餐’,創造了許多之最!比如一個參展商戶就展出了60多塊頂尖級的紅皮籽料,還有一個商戶擁有40多塊質地非常好、大塊度的白玉籽料,其白度、凈度、密度、油性有不少都達到了羊脂白玉的水平,非常罕見!”
談及玉石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現在投資玉石的人越來越多,陳鴻剛指出:“現階段,一般消費者應以收藏寶玉石成品為宜,如果對這個特殊藝術品投資領域的特殊行情有所了解,也可以關注高風險和高利潤并存的原石,一塊沒經任何加工的原石可根據投資者或收藏家的個人喜好再加工,而且越往后,加工手段越先進,品相也就有可能更完美,價格可能會比同質地、同份量的新玉器的回報利潤更高。因此,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玉器投資的同時也要提防一些投資新手看走了眼,那樣的話,損失也非常大?!?BR>
據悉,此次博覽會上還向我國的寶玉石行業發出了《建設中國寶玉石原石誠信保真交易倡議書》,由我國知名寶玉石鑒定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除對進入博覽會的寶玉石原石進行鑒定外,還為專業買家和廣大消費者提供咨詢服務,同時,也通過現場“解石”,令參觀者認識翡翠、和田玉等寶玉石原石雕琢加工前的模樣,因此專業性、技術性是博覽會的又一個重要特征。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靈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