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國首飾質檢機構技術交流會會議紀要
第七屆全國首飾質檢機構技術交流會于
會議由國家首飾質理監督檢驗中心段體玉主任主持。福建省莆田市阮軍副市長、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廳巡視員馮貴明、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認證處陳小佩處長、福建省莆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卓金通副局長出席了會議。福建省莆田市阮軍副市長、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廳巡視員馮貴明分別致詞并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針對目前形勢,段體玉主任在致詞中談到:
1、 目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首飾質檢機構應認清形勢,增強信心,苦練內功,加強合作,共度難關。
2、 針對三鹿奶粉事件,首飾質檢機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反思質檢機構的法律責任,加強質量管理,提高技術能力,確保檢驗質量。
3、 質檢機構在出具檢驗結果時,應重視法律風險的問題。
4、 面對市場上出現的假證書、假報告、質檢機構的法律維權問題。
5、 證書價格問題。為了行業的長期持續發展,質檢機構應該提高服務水平,爭取客戶,而不應該打價格戰。
全國首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李素青秘書介紹了全國首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08年度會議審定通過的《飾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規定》等3項國家標準、《千足金鑲嵌首飾 鑲嵌牢度》等2項行業標準的送審稿,并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近兩年批準實施的國家標和行業標準以及已經上報的3項國家標準,包括GB11887《首飾 貴金屬績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報批稿)、GB/T17832《銀合金首飾 銀含量的測定 溴化鉀容量法(電位滴定法)》(報批稿)、GB/T18043《貴金屬合金首飾 貴金屬含量的測定X射線熒光光譜法》(報批稿)、GB/T21198.1~.6-2007《貴金屬合金首飾中貴人、金屬含量的測定ICP光譜法》、QB/T1734-2008《金箔》、QB/T2995-2008《銀箔》、QB/T2996-2008《工藝銅箔》、QB/T2997-2008《貴金屬覆蓋層飾品》。段體玉主任向與會代表介紹了GB/T18781-2008《珍珠分級》和GB/T18303-2008《鉆石色級目視評價方法》兩項國家標準,以及國外貴金屬首飾純度標準。由于時間有,會上只安排時間解答了部分代表們對各項標準的疑問。各質檢機構的代表可在今后的工作中可隨時與本中心聯系,咨詢標準實施中遇到的有關問題。
下午的會議上。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原主任沈灃談到無損檢測時提到:
1、X射線熒光光譜應作為初檢進行篩選;
2、檢測中可引入分析校正系數的概念。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郭俊華向與介紹了目前我國首飾印記的管理規定及現狀。
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李玉鹍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近幾年來貴金屬無損檢測中遇到的“問題首飾”,主要介紹了摻假首飾(包括鉑銥首飾、金銥首飾、銀鎘首飾)、包“陷”首飾(包括金包“鎢”首飾、金包“銀”首飾)和其他問題首飾(包括鍍貴金屬首飾、焊接飾品、銀飾品)等。提醒廣大質檢機構要認識到X射線熒光光譜法雖然快速無損,但由于受到檢測設備的性能、檢測人員的水平、樣品的特性、標樣的配備等方面的制約,且首飾配方復雜,加工工藝和焊藥用量及焊接技術等對產品有較大影響,使得檢測準確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對無損檢測結果不確定時,可以采取打磨、破損等其他手段對內部進行分析,如有可能使用化學法檢測加以驗證。特別是在監督抽查中要慎重使用無損檢測結果,要對其加以驗證和識別,不要輕易作出判定,盡量避免誤判造成不良影響。
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大家針對以下問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1、 首飾配件。按照GB11887(報批稿)、QB/T2062-2006以及QB/T1689-2005,確認以下配件可以降低含量要求:彈簧扣、彈簧、壓舌、插針、跳針、螺絲、圈夾頭。對于算盤的珠、鎖及手鐲中的鈴鐺外皮及內部的彈珠等配件的含量必須與主體一致。
2、 萬足金。此問題分歧較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持贊成態度,根據其企業標準,采用化學方法(主要是ICP方法)進行抽樣檢測,合格則予以掛簽;另一種觀點認為,萬足金不符合首飾發展潮流,不宜推廣。
3、 假證書、假報告。目前沒有可以適用的法律法規解決一類問題,如果本單位有法律顧問,且找到造假者的話可以向對方發出律師函,提出停止侵權的要求。還有一些質檢機構認為造假的存在說明本單位證書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4、 其他問題,如印記的管理、印記和標簽的關系等,與會代表進了充分溝通和交流?! ?SPAN lang=EN-US>
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