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延續古玉石文化的傳承,彰顯中國古玉文化的深厚底蘊,理解紅山文化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充分發揮博物館對文物研究、保護作用,提升對玉文化的研究與鑒賞水平,由柳州日報、柳州博物館主辦,臺灣紅山文化海外研究會、柳州市考古博物館學會組織的“海外遺珍·紅山玉器珍品柳州特展”于2009年4月28日—6月14日在柳州博物館隆重展出,讓市民親身感受古人偉大智慧和紅山文化的深厚底蘊,擴大博物館與市民之間交流,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紅山文化距今約5000至6500年,是中國北方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南部(西遼河流域)及黑龍江、吉林省、河北省北部等地,因發現于內蒙古赤峰市紅山而得名。從8000多年前的興隆洼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統稱為“泛紅山系文化”,各個文化均有玉雕制品,在紅山文化時期達到玉器制作與使用的頂峰。該時期的玉器立體圓潤的獨特風格,生動詮釋了“天人和諧”的哲學思想。用料考究、作工精美、紋飾天然、造型繁多的紅山玉文化,在中國文明起源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紅山玉韻·紅山玉器珍品柳州特展》將展出1368件珍品,主要來自歐洲、美洲、亞洲,以及國內港、澳、臺地區的華人實業家、收藏家,經過數十年精心搜集而來(最久的傳承至第五代)。
展覽根據器形、作用、特色分為“天工開物”、“幾何樂章”、“生命禮贊”三大主題十大系列,數量之多、種類之豐、真實性之高,經十二位專家評介為“國際級收藏水平”,最重要的是興隆洼文化的玉耳玦、石杯、骨柄刀等是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器物,為中華文明史提前3000多年的考古佐證。而此次展出的藏品中,部分曾在拍賣中創下百萬的高價,整個展覽中的展品可謂價值連城。
“紅山玉韻”能在柳州展出,將拉近龍城市民與紅山先人的距離,從展品的豐富多樣性去了解古國宗教信仰、社會制度,從漁獵和農耕結合的經濟生活、玉器工藝及傳承等多方面反映了這一歷史文化發展演變的精彩華章,對“文物保護、擴展眼界、擴大交流”等具有積極作用,更能普及文化知識與玉石文化的研究和交流。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中國玉文化之玉禮器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