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們認識玉以后,繼而賦予玉的社會文化觀念。在原始社會中,不僅用玉制作生產工具,而且用作裝飾和禮儀祭祀玉器。經商、西周,玉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過程業已完成,并成為道德、習俗、神靈、權力、財富的象徵物。
在道方面,儒家為了宣傳他們的學說,總結了殷代開始使用和田玉的經驗,適應統治者喜愛和田玉的心理,用儒家的道德觀念比附于和田玉物理性質的各種特征,“君子比德于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學說。《禮證.聘義》中記載了孔子的玉十德之說:“溫潤而澤,仁也;縝密而栗,知也;廉而不劃,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庇癯蔀槿省⒅?、義、禮、忠、信、德、道等社會道德的象征。在宗教方面用于制作儀禮祭祀之器,并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在政治方面,玉作為權力的象征,身份的標記,財富的體現。
神話
在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山海經》中,記述了玉的神話,說:“密山之上,丹水出焉,其中多玉膏,其源沸湯,黃帝是食。玉膏之所出,玉色乃清,五味乃馨,堅栗精密,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边@是說,玉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的食品玉膏生成的。它有五色,質地緊密堅硬,潤澤有光,天地鬼神都以它為食品,如果君子食了,可以防止不祥。這一古老的神話證明玉是何等的珍貴,它同中華民族的始祖、天地鬼神連在一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距今2200多年前就向往著:“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民間傳說
在新疆維吾爾族民間流傳玉是美麗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相傳古代于田國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藝絕倫的老石匠,帶了一個徒弟。在六十歲生日那天,于玉河中拾到一塊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說:“我要有這樣一個女兒多好啊!”果然,這玉美人變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姑娘,拜老石匠為父,取名叫塔什古麗(玉花)。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麗與小石匠相親相愛。可是,當地一位惡霸,趁小石匠外出,搶走塔什古麗,妄圖強迫成親。塔什古麗不從,惡霸用刀砍她。她身上發出了耀眼的火花,點燃了惡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縷白煙,向故鄉昆侖山飛去。小石匠得知后,騎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為后人找玉的礦苗。維吾爾族人民歷來崇玉愛玉,諺語說:“寧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P>
迷信
玉還被蒙上了各種迷信色彩,佩玉以求避邪除兇,食玉以求長生不死,服玉衣以求尸體不朽。總之,人們以玉為美、以玉為榮、以玉為貴。玉成為人們習俗生活的一部分,正如《禮記》中所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在中國文學藝術中,用玉的故事寫下了許多動人的篇章,《紅樓夢》中賈寶玉所佩的“通靈寶玉”玉佩,演出了一幕幕多么動人的人間興亡的悲劇。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華玉城和田玉交易中心盛大開業
下一篇:玉器典故——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