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征,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于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于王充《論衡.定賢》及晉王嘉《拾遺記》。
在孔子的故鄉曲阜,有一條闕里街,孔子的故居就在這街上。父親孔紇與母親顏徵僅孔孟皮一個男孩,但患有足疾,不能擔當祀事。夫婦倆覺得太遺憾,就一起在尼山祈禱,盼望再有個兒子。
一天夜里,忽有一頭麒麟踱進闕里。麒麟舉止優雅,不慌不忙地從嘴里吐出一方帛,上面還寫著文字:“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第二天,麒麟不見了,孔紇家傳出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通行的《麒麟送子》圖,實際上是民間祈麟送子風俗的寫照,方式是由不育婦女扶著載有小孩的紙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轉一圈。亦有學闕里人樣,系彩于麟角的。還有據此傳說繪成的《麒麟吐書》圖,多用于文廟、學宮裝飾,意思為祥瑞降監、圣賢誕生。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選購玉鐲時如何測試圈口大???
下一篇:玉器典故——鶴鹿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