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李昌鈺
他被冠以“現代福爾摩斯”、“物證鑒識大師”、“當代神探”等種種炫目的頭銜。在40多年的刑偵工作中獲得過數百項獎項,參與過8000多起大小案件的偵破,破獲了很多奇案、疑案。他就是著名華裔國際神探、美國康州警政廳榮譽廳長、美國紐海芬大學首席教授李昌鈺博士。
鮮有人知的是,他還是一位收藏家,與和田玉有較深的淵源。7月12日,73歲的李昌鈺在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向烏魯木齊部分刑偵民警傳授了國外先進的刑事偵查、鑒識技巧和方法,7月13日,他又參加了新疆和田玉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會,會間接受了本網記者獨家專訪。
記者:我很好奇,您是一個國際著名神探,怎么會參加和田玉文化研討會呢?
李昌鈺:這是有淵源的。從小念書的時候,我就聽到“新疆”、“和田”、“和田玉”這些詞,它們一直根植在我的腦海中。長大后接觸了藝術界的人,更多地知道了和田玉。我就在想,科學上的玉是什么東西?這樣,我對玉材料的認識又多了一點。
6年前第一次來新疆,新疆公安廳邀請我來進行講座,認識了馬學武。交往多了,就覺得他的為人很誠懇,我們很談的來。
新疆和田玉博物館成立的時候,馬學武邀請我來,我曾考慮來不來,因為我當時很忙,正在歐洲幾個國家講學。但聽說和田玉博物館的成立是為了和田玉文化的傳承,我覺得這很可貴。于是,我改簽了機票來了。過來之后,我很高興,和很多對玉文化很有研究的人在一起,我對和田玉有了更深的認識。人每活一天,就要學一點東西。如果一天沒學東西,就沒有味道了。這一次,主辦方又邀請我來,我就欣然而來了。我的朋友聽說我又要來新疆,就說,這么熱的天到那里去干嗎,我說,我能夠學到新的東西啊。
記者:聽說您也是這方面的收藏家。
李昌鈺:我收藏了上萬塊石頭,有些是我購買的,有些是我隨手撿的。我第一次到吐魯番來的時候,就撿了一塊當地的石頭。在別人看來,這塊石頭沒什么特別的,但對我很珍貴。我是跑了幾千公里到那里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啊。吐魯番是世界上最熱的地方。每次看到這塊石頭,就想到了吐魯番。
美國媒體采訪我的時候,也問我為何喜歡石頭,而不是古董字畫。我說,石頭對你很忠實,你不用給他澆水,施肥,不用經常打理它,但它始終在那里,它用沉默的方式跟你對話。這很有意思。所以,我一有空就把那些收藏的石頭拿出來看。
一塊石頭變成藝術品,要看雕刻師的經驗和眼光。這和記者是一樣的。為什么同樣一個線索,到了不同記者手上,會有不同的視角來呈現?一個有經驗的刑偵專家也如此。到了現場,他總有辦法找到關鍵物證。
【背景鏈接】
李昌鈺博士(Henry Chang-Yu Lee,1938年11月22日-)是世界知名的刑事鑒識專家。于中國江蘇省如皋出生。國共內戰結束后,他隨母親遷往臺灣。1960年于中央警官學校(現在的中央警察大學)取得警察科學學位,并于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工作;同年,他獲晉升為警長,成為臺灣省歷史上最年輕的警長。
1964年赴美國留學,并在1972年于紐約市立大學約翰·杰伊學院刑事科學系取得學士學位。之后,又先后獲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及分子化學碩士學位(1974年)和博士學位( 1975年)。
李昌鈺還接受了西北政法大學名譽博士。李昌鈺現在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科學咨詢中心的名譽主席(Chief Emeritus for Scientific Services),并且是紐黑文大學法醫學的全職教授。他還協助該大學設立了“李昌鈺法醫學研究所”。在此之前,他曾擔任康涅狄格州公共安全委員、康涅狄格州法醫實驗室主任和1979年至2000年的首席犯罪學專家。
李昌鈺他鑒識過幾個重大的案件,如JonBenét Ramsey命案、OJ·辛普森殺妻案、Laci Peterson謀殺案。以及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的鑒識工作。也數度回臺灣協助幾個重大刑案的鑒識,如桃園縣縣長劉邦友血案、彭婉如命案、白曉燕命案、三一九槍擊事件等,最近為蘇建和案。
李昌鈺目前與結褵多年的妻子宋妙娟住在美國康乃狄克州。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江蘇首只藝術品基金掛鉤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