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所謂科場得意,金榜題名,官運亨通之類的題材也是吉祥圖案所包蘊的一個重要方面:
(1)“喜報三元”:圖案通常以“喜鵲”棲于“桂圓”樹枝上引頸鳴啾構成?!肮饒A”三枚,寓意“三元”?!叭闭撸瑸榉饨ㄉ鐣婆e考試的鄉試、會試、殿試這三級考試的第一名:即稱“解元”、“會元”、“狀元”。圖案亦有于三枚荔枝或三枚香櫞旁繡一嘉蛛。取意相同。
(2)“狀元及第”:殿試第一名即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殿試后列榜有甲、乙次第,通常前三名由天子賜進士及第,后七名賜進士出身。圖案通常以戴冠童子乘龍構成?!肮凇迸c“官”諧音,戴冠寓言為高中。童子乘龍即“獨占鰲頭”而喻“狀元”及第。
?。?)“一路連科”:封建社會科考之中連連及第謂之“連科”?!耙宦愤B科”,意即闈場得意,一路順風。圖案中通常以“鷺鷥”(白鷺)、“蓮花”、“荷葉”及“蘆葦”等構成一幅池塘小景。以“一鷺”寓意“一路”,“蘆”與“臚”諧音。科考之殿試由天子欽定并至殿宣唱,唱畢由閣門承接,傳于階下,侍衛齊聲傳名高呼,謂之“傳臚”。借寓“連科”和“傳臚”之意。
?。?)“黃甲傳臚”:亦稱“二甲傳臚”。明代稱殿試第二、三甲第一名為傳臚。至清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二甲傳臚”即高榜中元。由于及第者名單多用黃紙書寫,故又稱“黃甲”。宋人華岳《王諸同舍》詩:“三舉不登黃甲去,兩庠空笑白丁歸。”即謂此。圖案通常以二只“鴨子”或“二只螃蟹”和“蘆葦”等構成?;亍傍啞?、“甲”諧音,二只鴨子寓意為“二甲”;“蟹”有甲殼,亦寓意為“甲”。
(5)“杏林春燕”:以“杏樹”數枝或“杏花”數朵及“飛燕”一對構成圖案,明清以科舉取士,規定每年二月進士考試,其時正值杏花開放,故“杏花”有“及第之花”的美譽。又殿試中第者,將受皇帝賜宴。燕為知春瑞禽,又與“宴”諧音,宴意為“進士及第”。
?。?)“蟾宮折桂”:亦稱“蟾宮桂兔”。古代科考奪魁即稱“蟾宮折桂”。圖案以“蟾蜍”、“桂樹”及“玉兔”等構成月中仙境。
(7)“蘭桂齊芳”:亦稱“桂子蘭孫”、“蘭桂勝芳”,以“蘭花”及“桂花”構成吉祥圖案。因東晉名士謝安將子侄比作“芝蘭”,五代竇禹鈞教五子俱成功名,人稱貴(桂)子,合稱“五桂”。后即以“蘭桂齊芳”為吉語?!都t樓夢》第一二O回即有“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也是自然的道理?!眻D案多以“生色”為表現手法此外,還有“一甲一名”(圖案通常以一只“鴨”或一只“蟹”加帶“蘆葦”組成)、“狀元祝壽”(圖案以“香櫞”、“翠竹”、“綬帶鳥”構成)、“五子奪魁”(圖案有五個童子爭奪一盔帽組成)、“五子登科”(圖案以一只“雄雞”及五只“雛雞”同處于“雞窩”構成,相傳五代燕山禹鈞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均中舉人科,名揚天下。后世喻后輩學業有成、科場得意為“五子登科”)、“一品清廉”(圖案以一枝“蓮花”及若干蓮葉構成)、“洞天一品”(圖案以“太湖石”構成。以太湖石有瘦、透、漏等特征,故名)、“一品當朝”(圖案以“仙鶴”、“水浪”和“朝日”構成,以仙鶴為羽族之長,為文官一品“補子”之圖案,有“一品鳥”之稱)、“官上加官”,(其圖案或則“雞冠花”下立一“雄雞”,或則“雞冠花”下橫“螃蟹”,或則“雞冠花”下棲一“蟈蟈”,俱寓意“官上加官”)。此外還有“平升三級”、“高冠晉爵”和“馬上得利”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器題材之:福祿壽
下一篇:玉器題材之: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