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要一副手鐲,玉質最佳。所以,閑暇時去逛“石頭記”便成了一大樂趣。在喧鬧的街邊尋得這一處古色古香的店面,就像一顆燥熱的石頭投入了一潭碧泓。隨手關上店門,也關上了塵世的浮華,門內,是靜靜的玉。淡淡相迎的女老板,并不起身,只一個微笑,便俯首于卷。這倒更使我釋然,不必被她殷殷的介紹打斷思緒,也不必擔心自己只觀不買的造訪方式擾了她的心情。如果可能。我希望我們互相看不到對方,只留下無瑕的熱望與一塊塊的玉作最親密的交談。
“玉,石之美者也。”說到底,玉只是一種石頭。不過它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一種天生特質的石頭,這種特質不一定表現為天生麗質,大多只是普普通通,甚至有丑陋無比的。所以,玉如果遇不到行家,便只能如深閨中的女子——“其貌不揚”了。這是玉的悲哀,又何嘗不是女子的悲哀。自古并不缺少顏如玉的女子,但大多作了男人權勢和私欲的陪襯。自古也不缺少守身如玉的女子,但總難逃脫為污濁男子作擋箭牌的命運。有多少如玉的女子最終作了如玉的自己呢?
想想人類,長久以來希望追求到完美無暇的生活,對愛情亦如此。細分析,這是一種根本不能實現的妄想。純正的玉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瑕疵,那是它真實生命的胎記,只有贗品才完美的無可挑剔。生活中都會有些許不如意,一方面那是生活本身給你的,另一方面那是你自己給它貼上了不如意的標簽。比如,饑餓的窮孩子得到一塊面包,遠比衣食無憂的孩子得到它時的滿足感更強烈,但這個富孩子不一定就快樂,也許他正為他世界里的不滿意而哭泣。而所謂的完美,只是讓自己殘缺的生活或是生命更加接近理想,追求完美的過程是一次長途旅行,到了這一站又會匆匆投入下一個旅程,直到生命終結,人生也就達到了自我意義上的完美,是自我的而不是須加蓋別人眼光的戳子的。
總覺得,真玉是一個隱者,她不會自己發光,即使眾人把那么多灼熱的目光烤在她身上,她仍然宛然如夢,心靜似水,嬌若處子,這是一種何等的氣概,這又是一種何等的胸懷,而那些吵吵嚷嚷著標明自己身價的玉,也許連石頭也稱不上,只是沾染著銅臭氣的仿制品,買她,便等于帶回了屈辱的種子,什么時候真相大白,種子也就開始瞬間枝繁葉茂長生不老了。如果注定不能作玉,我會選擇作一顆平凡的石頭,不求別人贊許 的目光,只求自己活得坦然自在。
玉,真實的石頭,真實的人生。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人生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