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類及用途
其種類據《周禮》記載有:赤璋、大璋、中璋、邊璋、牙璋5種。從出土器物上刻畫的紋飾來看,玉璋除被古人用作禮器外,還有許多其它用途。目前被學者歸納為三類:第一類赤璋,用于禮南方之神朱雀;第二類大璋、中璋、邊璋,用于天子巡守時祭山;第三類牙璋,作符節器用。
而關于玉璋的第二類用途,《周禮·考工記》中還可以找到更詳盡的解釋:天子巡守祭山時,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邊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禮畢就將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禮畢就將璋投到河里。
歷史演變
玉璋始見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最早出現于山東龍山文化的司馬臺遺址,該遺址分別出土過3件玉璋,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
玉璋盛行于夏和商代。西周的玉璋極為少見,其器身窄長,尺寸較小。中略內凹,三角形端刃一尖長,一尖短,長方柄,扉牙之間飾以平行陰線。春秋玉璋形狀較多,或呈扁平條形,素面無紋;或端刃內此作弧形;或首端呈斜角;或上、下端皆微作斜角,身兩側一邊微弧,一邊似斜刃。戰國以后,出土玉璋幾乎不見。
市場分析
目前,玉璋在拍賣場上的身影屈指可數。根據近年來拍賣場上的成交數據顯示,從2000年至今,12年中一共只有40件拍品亮相拍場。其中,已成交拍品17件,未成交拍品23件;總成交金額“102.9813萬元”,成交比率僅為43%。當今最貴的拍品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墨玉璋,于2009年在紐約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中創造,成交價:29.8813萬元人民幣。
玉璋賞析
圖中玉璋為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通長38.2厘米。器身呈魚形,兩面各線刻有一牙璋圖案,在射端張開的“魚嘴”中,鏤刻有一只小鳥。魚鳥合體的主題,寓意深刻,可能與古史傳說中古蜀王魚鳧有關。該器制作精美,綜合運用了鏤刻、線刻、管鉆、打磨拋光等多種工藝,在選材上,還充分利用玉料的顏色漸變,隨形就勢以表現魚的背部與腹部,可謂匠心獨具、巧奪天工。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念親說玉:戰國玉器鑒賞
下一篇:揚州推出質押玉器貸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