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一萬年的萌生發展的悠久歷史,即萬年玉文化史
年青:有著無限的生命力
2008年北京奧運徽寶就是古老的玉文化傳統與奧林匹克的人文價值和諧發展的時代要求相結合的紀念碑式杰出作品。
萬年的中國玉文化經歷了神玉一王玉一民玉的三大階段
一、 神玉階段,距今10000年一距今4000年。
首先于我國東北、東南、長江中下游及西北等地蘊藏豐富的五大玉資源的產地之上,促使史前社會有了巨大,驚人的發展,形成三大玉文化板塊及五支玉文化亞板塊,為中華文明鋪設了奠基石。
1、 五大玉資源及產地
(1)“殉玎琪”即東夷玉,主產地今岫巖縣
(2)“瑤琨”即越玉,主產地今溧陽小梅嶺、茅山
(3)“鬼玉”即狄玉,主產地今俄羅斯東薩彥嶺 、維基姆河流域
(4)“球琳”即羌玉,主產地今新疆昆侖山一帶
(5)“謬”即巴蜀玉,主產地今四川汶川龍溪、緬甸密支那
2、 三大玉文化板塊及五支玉文化亞板塊
(1) 東夷玉文化板塊
狩獵經濟為主,兼種植,距今10000一距今5000年。分布今東三省、內蒙東部、河北、山東及江蘇北部,以紅山文化為代表。重要玉器有塊、匕、勾云形器、圜形邊刃器、龍、鶚等。
(2) 淮夷玉文化板塊
農耕兼狩獵,距今5300年,分布今長江中下游、安徽、江蘇之南部,以凌家灘遺址為代表,重要玉器有玉巫、龜殼、長方形片飾等。
(3) 越玉文化板塊
農耕為主,距今5500—4300年,分布今江蘇、浙江太湖地區為主,以良渚文化為代表,重要玉器有璧、琮、鉞、璜、梳背、錐形器、串飾等。
(4) 夷玉文化亞板塊
農耕為主,距今4500—4000年,分布今山東省,以海岱龍山文化為代表,重要有圭、璋、璇璣、冠飾等。
(5) 華夏玉文化亞板塊
農耕為主,距今4200—3800年,分布今山西省南部,以陶寺文化為代表,有琮、璧、步搖等。
(6) 鬼玉文化亞板塊
農耕為主,距今4200年,分布今山西北部,內蒙中部一蒙古高原、貝加爾湖,以石峁文化為代表,有璋、牙璋、刀等。
(7) 羌玉文化亞板塊
農耕經濟,距今4200年。分布今甘肅、青海、寧夏。以齊家文化為代表,有璧、琮、璜、璜聯璧等。彩圖18璜聯璧、璜、璧,天水師趙
(8) 荊蠻玉文化亞板塊
農業經濟,距今4200—4000年。分布今湖北中部及湖南北部。以石家河文化為代表,巫頭像、獠牙面、龍、鳳、蟬、獸面等。
三大玉文化板塊之后先后出現五支玉文化亞板塊,處于中華文明的前夜,為其出現作出了巨大貢獻。
史前玉文化的發展和繁榮的動力是神。神是巫創造出來的,依靠神的力量統治社會。
公式是巫一玉(玉神物、玉神器)一神
圖式:
巫形象見于大溪、凌家灘、良渚、石家河等史前文化
二、王玉階段 夏商周一南北朝 公元前21世紀一公元589年
王、朝廷掌握著生產、使用玉、玉器的大權。三代王玉到了秦漢成為帝王玉。玉器的主要功能為禮器(“六瑞”)、祭器(六器)、儀杖、工具、用具、器皿、佩飾、人物、動物等等。
主要論點:玉有德
孔子主張玉有十一德: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
東漢許慎又精煉為五德:仁、義、智、勇、潔
孔子及儒家做出了一個重要貢獻,即將玉從神那里解放出來,交給“君子”,作為德的載體。君子比德于玉,用以作佩,無故玉不去身。
三、民玉階段
玉除了為王家朝廷專用之外,由于工商業發達,玉器的商品化生產,工商、富戶人家置朝廷禁制而不顧,從店鋪購置玉器用于喜慶、佩戴、文房、宴飲、鑒賞、收藏等物質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除了已講述的之外,它還有醫藥功能也是不可忽視的,這與奧運有助于培養“強健的體魄”的宗旨有著密切聯系。
演講至此結束,謝謝!
---------------------------------------------------------------------------------------------
楊伯達簡介:男, 1927年生人,1948年華北大學美術系畢業
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北京大學考古系玉器碩士研究生導師。
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員、中國防衛科技學院文物系顧問教授,玉器學科帶頭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協會名譽會長、玉器研究委員會會長、中國寶玉石協會顧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榮譽顧問、新加坡收藏家學會海外高級顧問、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中華文物館客卿顧問、國際博物館會員,40余年來專門從事藝術文物及美術史的研究。
版權所有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解讀“中國印”寓意內涵
下一篇:中國和田玉網頁面瀏覽量過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