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玉文化有八千年的歷史,比中國的文字歷史甚至還要早幾千年。在漫長的玉文化歷史中,玉在不同時代被賦予了不同意義和功能。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玉伴隨始終,出現在每一個歷史節點,是我們研究和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史料物證。
玉文化的發展和演化,共經歷了神玉時代、國玉時代、冥玉時代、官玉時代、賞玉時代和藏玉時代等。
神玉時代:神玉時代的人們,認為玉是人們與神明溝通不可替代的載體,在這一時期,玉被制成各種各樣的祭祀、祈福用的禮器,玉被視為圣物,受到人們的敬仰與膜拜。
玉豬籠
玉琮
國玉時代:從春秋到漢初,玉被看作是統治權的象征,是國家的象征。據漢蔡邕《獨斷》載:“天子璽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 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也?!?/p>
秦始皇以玉制傳國玉璽,上鐫: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方玉璽歷經漢、三國、晉、唐、宋諸朝,最終不知下落。然而在那個時期,誰據有了傳國玉璽,誰就被認為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可以號令天下,只從這一點,便可看出那個時代對于玉的認知。正因如此,傳國玉璽雖然湮滅不見,其后的王朝與君主卻都以玉為材質,制成“國印”,即玉璽。
時至今日故宮博物院依然珍藏著乾隆時期的二十三方玉制的寶璽(共二十五方,另兩方分別為檀香木制和金屬制)。
冥玉時代:漢代人認為玉是“山岳精英”,將玉置于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于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代表之作就是玉衣。玉衣僅限于王侯,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等三類,用于包裹尸體下葬。除此之外,漢代的喪葬禮儀中,還有“玉握”和“玉塞九竅”的講究,其中玉蟬是最為重要的一件。由于是放入死者口中,又稱“琀蟬”,有“蛻變、轉世”之意,而且漢時玉蟬的雕刻十分有特點,被后世稱為“漢八刀”。
漢-金縷玉衣
漢-玉琀蟬
官玉時代:在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員可按官級被授予不同玉質的玉帶,玉,成為了官階的象征。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玉帶在代表身份的同時又開始追求華美與精致。自此,國人對玉的審美逐步形成。
可以說,從唐代開始,玉逐步進入了實用器的階段,人們開始通過種種構思和精細加工來展現玉的美。在中國的玉文化史上,唐代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唐代開始,玉器從虛幻的象征性器物開始進入了貼近現實生活的實用和賞玩時代。
玉帶
玉帶鉤
賞玉、藏玉時代:在唐宋時期,玉飾、玉質器皿以及賞玩玉器已經出現,到了明清時期已經盛行,在乾隆時期更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在這個階段,玉器所呈現出來的是其天然質地的自然之美和巧思制作的工藝之美的完美結合。這是中國玉文化的一個巔峰時刻,也是在這個時期玉開始與人更加親近,玉不僅僅被觀賞和使用,還開始被把玩,至此也就有了“人養玉,玉養人”的說法。
玉的神秘色彩逐漸被淡化,玉的觀賞、實用和把玩成為了玉的新的注解。這些新屬性的出現,使得玉很快為收藏家們所注意。
史上最大的玉器收藏家就是乾隆皇帝,作為皇帝,乾隆對玉的癡迷對當時的上層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上行下效之下,中國迎來了第一波玉器收藏的高潮。然而那個時候,真正擁有玉的也只能是達官顯貴而已。
直到八十年代初,玉才結束了幾千年來被壟斷和管制的狀態,真正的走入了百姓人家?,F如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參與到玉的買賣、加工和收藏當中?!?/p>
墨玉子料擺件-武財神 玉器編號:143055
白玉子料擺件-連連高升 玉器編號:109825
青玉子料把牌-國色天香 玉器編號:141103
碧玉把件-吉祥有福 玉器編號:138509
隨著經濟發展、國強民富,愛玉、佩玉、玩玉、懂玉、賞玉和藏玉的人群在急劇擴大,一個基礎更為廣泛的藏玉時代已經開始。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雕題材寓意之十二生肖
下一篇:和田玉——君子的擬物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