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
魏晉玉器
在中國玉華器工藝史上,三國華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高度發達的中博漢唐玉雕間的低潮,出博華土玉器極少,而且都具漢代遺韻,有所創新者,唯有玉環和玉盞。究其原委,當時不愛好琢玉,而盛行吃玉。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煉丹術的影響下,覓玉、吃玉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早期玉器的美術價值的禮儀觀念,這時消失殆盡。
隋唐玉器
隋代著名的玉器有李靜訓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盞,琢磨精細,質地溫潤,光澤柔和,金玉互為襯托,富麗高雅。
唐代玉器數量雖不中多,但所見玉器件件都是珍品,碾琢工藝極佳。唐代玉匠從繪畫、雕塑及西域藝術中汲取藝術營養;琢磨出具有盛唐風格的玉器。八瓣花紋玉杯,獸首形瑪瑙杯,既是唐代玉雕藝術的真實物寫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宋元時代
宋代玉器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間,是中國中歷史上宋、遼、金的對峙分裂時期。宋代承五代大亂之余,雖不是一個強盛的王朝,而在中國文博化史上卻是一個重要時期。宋、遼、金既華互相撻伐又互通貿易,經濟、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藝術共同繁榮。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金石學的興起,工筆繪畫的發展,城市經濟的繁榮,寫實主義和世俗化的傾向,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宋、遼、金玉器實用裝飾玉占重要地位,"禮"性大減,"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現實生活。南宋的玉荷葉杯,北宋的花形鏤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這一時期琢玉水平的佳作。
元代玉器
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時期的藝術風格,采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瀆山大玉海,隨形施藝,海神獸暢游于驚濤駭浪之中,頗具元人雄健豪邁之氣魄。
五、明清時代
明代玉器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
明清皇室都愛玉成風,乾隆皇帝更是不遺余力地加以提倡,并試圖從理論上為他愛玉如命尋找依據。
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璽、清代的菊瓣形玉盤、桐蔭仕女圖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時民間玉肆十分興隆,蘇州專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
明清玉器千姿百態,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層出不窮。
清代玉器
明清玉器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的表現手法,汲取傳統的陽線、陰線、平凸、隱起、起突、鏤空、立體、俏色、燒古等多種琢玉工藝,融合貫通,綜合應用,使其作品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
結語
中國玉器經過七千年的持續發展,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琢,經過歷代統治者和鑒賞家的使用賞玩,經過禮學家的詮釋美化,而后成為一種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自新石器時代綿七千年經久不衰者,是玉器;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者,也是玉器。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華傳統文化與禮俗之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價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層使人難以揭開的神秘面紗。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