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伴隨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也回歸到了大眾的視線當中。全國各地的香文化協會也紛紛成立起來,一批又一批的名人雅士更是醉心于“香道”的學習。然形而上的“香道”終究是要借助形而下的器具來體現的,所以香料和香具作為一個載體是必不可少的。有人也曾因此大膽的預言,香文化市場未來將成為中國藝術品兵家的必爭之地。
劉海 青玉竹筏香插
盡管香料珍貴,而論及藝術性最多的還是體現在各類香具上,藝術品市場自然也將關注的重心放在香具的收藏上。當代的玉制香具因其溫潤內斂的材質特性,富于現代理念的設計構思,飽含溫度的傳統手工技藝,再加上傳承千年的玉文化底蘊,使其作為香具在收藏方面別具優勢。
黃罕勇 和田玉籽料蓮花香插
當代玉雕創作朝著精益求精的方向發展,玉雕藝人對材質和作品本身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每一件玉雕作品皆是本著對材質的準確理解和把握進行創作的,使得材質和表現對象結合地相得益彰。玉雕藝人制做香具時,亦從其文化背景出發,選用質地溫潤細膩,顏色淡雅均勻的玉石材質,更加符合人們在焚香時閑逸而純粹的精神訴求。
楊光 碧玉登高香爐
在玉雕香具作品的構思設計上,當代玉雕藝人在滿足香具存儲焚香等實用性的功用之余,更加側重于其賞玩功能。因此玉制的香具摒棄了傳統香具厚重的體量,繁復的裝飾,朝著小巧精致,簡約優美的方向設計。不僅香具的外觀處理也明顯更加飽滿圓潤,且題材內容上一些巧妙的構思也增加香具的趣味性。
楊光 碧玉過橋爐
香道作為一種傳統文化,今日重拾并非是為了追求古人留下來的一套儀式和它所帶來的精神愉悅,對舊時慢生活,純手工的領略也應該占上幾分。而玉雕同樣作為一門傳統的工藝,基本保留了以往的手工制作方式,緩慢而精心。因而費工費時的玉雕香具,保留了手的溫度,在當下顯得十分可貴。
本次博觀2015春拍的“小酌”專場中征集到幾件精美的香具作品,諸君若不勞煩可移步近賞。在香文化未盛時,覓得幾件精美的玉制香具收藏也無不妥。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藝術博覽會為何淪為低端展銷會
下一篇:古玉器的主要紋飾及其鑒別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