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又名辟邪,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通靈神獸?!缎栄?廣言》中說:“辟,除也。”顧名思義的,“辟邪”即驅走邪穢,破除不祥。山海經中記載,貔貅龍頭、馬身、麟腳、形如獅,能飛翔,所以封神榜里,姜子牙的坐騎“四不像”其實正是貔貅。
在古代,很多織物、軍旗、帶鉤乃至印紐、鐘紐、兵符等物上都常有貔貅形象出現,取其守護避兇之意。我們現在能見的最早的有關貔貅的藝術作品可以追溯到漢代,其形象大多是帶翼的四足獸。
到了魏晉南北朝,貔貅的形象變得愈加抽象,更富于裝飾性。從現存的石刻及玉雕制品上,可以看出那時的貔貅大多形象威猛,氣韻連貫,造型昂首挺胸,張嘴吐舌,可謂氣宇軒昂。
貔貅的形象自唐代以后較少出現,及至清代乾隆年間,由于乾隆皇帝好古,對古玉更是有著非同一般的癡迷與喜愛,我們可在當時宮廷所藏的數件古玉貔貅身上看到乾隆皇帝親自授意刻于其上的御制年款及御制詩詞,足可見對其的重視和喜愛。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漢代玉貔貅
民間傳說中,貔貅還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其能吞萬物而不泄,因此還有納食四方之財、只進不出的寓意。
在中國,貔貅不但能辟邪鎮煞,保合家平安,還有招財的作用。所以商人大多喜愛貔貅,認為貔貅是趨財旺財的祥兆。民間也一直流傳著“一摸貔貅運程旺盛,再摸貔貅財運滾滾,三摸貔貅平步青云”之說。
今日,玉界臻品為大家呈上一組顏色形態各異的和田玉貔貅,以供品鑒!
▲ 青玉-辟邪神獸 | 編號:109822
▲ 白玉子料掛件-小貔貅 | 編號:112096
▲ 糖白玉把件-貔貅 | 編號:113635
▲ 白玉子料把件-貔貅 | 編號:113447
▲ 黃玉掛件—貔貅 | 編號:133079
▲ 白玉子料掛件-貔貅 | 編號:153531
▲ 青玉掛件-貔貅 | 編號:140908
▲ 白玉子料小把件-貔貅 | 編號:153530
▲ (翠青)白玉掛件-貔貅 | 編號:143546
▲ 墨玉子料小把件-貔貅 | 編號:140881
▲ 碧玉掛件-貔貅 | 編號:142865
▲ 白玉子料把件-貔貅 | 編號:116344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作品上的“魚戲蓮葉間”
下一篇:2017年中國當代玉雕市場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