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玉-蟬韻香插 | 玉器編號:162468
中國不乏精細寫實的藝術,但國人更欣賞含蓄寫意的審美,這也是東方所獨有的藝術表達。比如形容一塊美玉,中國人最常用的詞是“溫潤”,這可怎么給西方人解釋呢,因為這不在他們的審美范疇內,英文里找不到可以匹配的詞。西方人喜愛的寶石,多為刻面,在絢麗的光芒中,不免透出幾分咄咄逼人的氣質,冷艷、強悍、張揚。這種絢麗,來自于寶石本身的色彩,更來自工匠的極致完美切工。而一塊美玉的“溫潤”,體現的是質地的柔和、外表的圓熟,不僅是對人的視覺的誘惑,更是讓你渴望觸覺上的感受。
▲ 白玉子料牌-春曉 | 玉器編號:150463
我把“溫潤”戲稱為“悶騷”,隱含、積蓄、含而不露、欲說還休,相比于這種“悶騷”,西方刻面寶石可以叫“風騷”。“悶騷”似乎需要更多的底蘊與自信。悶騷的人表面純良,待人接物合情合理,卻于不經意處展露內心的狂野和感性。悶騷的人更自我,因為他們懂得所謂的個性首先是為自己保存的,而不在他人面前表演或爭寵的。
▲ 白玉子料-云紋貴妃鐲 | 玉器編號:162466
悶騷是東方美學精神的體現,若隱若現,欲說還休?!皭烌}”似乎更適合形容中國女性之美,一件旗袍,一點不短,領口系的緊緊,但盡顯女性的韻味;“風騷”,則更似西方的女性,豐滿完美的身材,配上比基尼泳裝,不失為一種誘惑?!皭烌}”的感覺是一杯茶,好茶喝完后總有回甘;而“悶騷”更似一瓶可樂,喝完后可以痛快地打個飽嗝。
▲ 碧玉掛件-喜事連連 | 玉器編號:162454
既然本質是“悶騷”,那妝扮又怎能“風騷”呢?所以我們見到的和田玉雕件,多為隨性就范,或保留著珍貴的石皮,或淺淺勾畫著寫意人物山水,即便是精雕細琢的玉器,也務必求其外表圓潤、內涵豐富,方不失玉之本色。
▲ 墨玉把玩牌-頑虎 | 玉器編號:162013
和田玉的創作,與書畫藝術類似。中國書法與水墨畫,于黑白兩色中演繹出無窮變化,深諳太極韻味。和田玉也是如此,一般只有石色與皮色,單純樸素。這種單純給人無窮的想象空間,玉雕師看似簡單的勾勒,玩玉人就能看出無窮意味。這種若有若無、若真若幻的含蓄美,也體現在唐詩、宋詞、宋畫等藝術形式中,表達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
▲ 墨玉-水墨山水牌 | 玉器編號:161535
但這并不代表玉雕工藝的簡單。玉雕本來就受到材料的局限,既沒有大幅的畫布或者畫紙,也沒有可以任意使用的豐富色彩,更要注意到材質的昂貴。這要求玉雕師要更多地思考,行內稱之為“審料”,審視判別思考,包括工藝的使用,俏色的安排。雕刻中更要隨著料子的變化,不斷地去更改調整設計和制作方案。
▲ 白玉子料把件-福壽雙全 | 玉器編號:161460
“玉不琢,不成器”,玉雖然很珍貴,只有成器后才能體現出真正的價值,所以才有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比喻。和田玉雕刻是中國人手工制作中最為久遠的工藝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兩千年前的禮天玉璧,那精細如繡花般的紋飾,居然是用最軟的解玉沙、繩索、和水,以“滴水穿石”的功夫,以“年”為單位,慢慢琢磨而成的。紋飾雖然精細,但玉器的形制,不離拙樸本質。如今,我們有了高效的電動工具,但對和田玉雕刻的追求,卻依然遵循著古老的審美標準:大美不言,大巧若拙。這種東方式的審美,考驗的是玉雕師的功力與修行,也體現著中國人的傳統道德觀。
▲ 黃玉-山水對牌 | 玉器編號:159142
我們愛玉,懂玉,愛它的溫潤,愛它的謙和,愛它的清越,愛它的氣節與堅韌,甚至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萬丈豪情??當我們讀懂了一塊玉,我們也就讀懂了中國人理想中的“君子”人格,讀懂了他們數千年孜孜以求的理想與境界。
▲ 碧玉-蝸牛海棠香爐 | 玉器編號:162479
▲ 碧玉掛件-亭亭玉立 | 玉器編號:162459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淺談和田玉的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