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大多喜歡把件、吊墜等可以在手上把玩的和田玉,強調玉和人之間的互動觸摸、盤養。其實,玉雕的美也可以通過擺件去展現的,要說到擺件中最精彩絕倫的,莫過于山子。
說起山子,最著名的莫過于現藏于北京故宮的《大禹治水》,其間山川草木、亭臺樓閣塑造得恢宏大度、氣勢磅礴,仿若可使人居高望遠、縱目恣肆,胸襟與天地同寬。然而“大”有可觀、“小”也可賞,其實不少人更愛小山子獨有的幽情愜意。
▲白玉山子-吹簫引鳳 | 玉器編號:44734
山石錯繡、草木郁然,幽客游履至,棲于林石間。小小的山子,將造化之靈收攝于石,更似「人與自然」的合奏曲,盡情譜寫著一曲窈窕幽妙的山水逍遙游。
▲白玉子料山子-萬象更新 | 玉器編號:124600
雕刻山子,仿似一種移天縮地的魔術,山川之遠,近在咫尺,方寸之地,容納壁立千仞?!八驯M奇峰打草稿”這句被山水畫家們頻頻引用的法旨,同時也被雕刻家們所重視。
一塊原石,天造其形,故而狀貌多變,規律無端。山子構造多為“隨形”,所謂“隨形”,即是“問石求意,順石而為”,根據石頭本身的性質、特點施以創作。
▲白玉子料山子-游春圖 | 玉器編號:113456
有時石頭的缺點可視作特點,綹裂化為山褶,斷口橫為崖壁,雜色勾勒肌理,以巧技奪天工,顯出石材的天然之美,此可謂一種“脫胎換骨”的轉變。
▲白玉籽料山子雕-采蓮曲 | 玉器編號:143053
山子雕的雕刻技法比較多樣,浮雕、圓雕、鏤雕、陰刻等等不一而足。雕刻時,有些地方要嵌空,有些地方要突出,山石、林木、亭閣等物象的布局要考慮,巧色紋理的利用以及石料的凹凸關系都要處理得恰到好處,可以說是一項極復雜、極有挑戰性的工程。
山子雕不僅要求雕琢者工于書畫,而且在雕刻技法上能夠破立得當,面對玉石內部多變的物理特征而靈活處理,既能夠熟知玉石材質的瑩潤調水,又在造型上既不破壞整體層次感,靈活處理玉石的色彩、巧妙分色,挖臟去綹。因此,一件好的山子作品往往能帶給人身臨其境的感悟與激動,于品讀間心境頓闊,在賞閱中春暖花開。
在與山水的交流中,雕刻師抒發著任情自然的心性,借助“山水”的媒介,打開了生命的廣闊天地。案頭間的山子,可寄、可醉、可望、可居……“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既然山水難覓,何妨到此一游?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茶玉和鳴,雅心淺酌
下一篇:萬物皆可盤!一塊美玉,從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