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份的江南游人如織,與其說觀景還不如說觀人。其實尋一座古寺聽一聽春風、觀一觀竹海也不失為一種別樣的選擇。在稀疏的陽光下一個人安靜的徜徉在寺中小徑?;ㄩg鶯啼春綠,陌上楊柳依依,四面竹聲潺潺。賞那一山景,尋那一枝竹?;蜷e坐在寺院內的長椅上,聽著檐角上“叮鈴”的風鈴聲,向遠方擴散。
▲糖白玉掛件-一心向佛 | 玉器編號:152200
以糖白玉為質,以白玉部分琢一手持佛珠、面容虔誠的佛子。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簡單的畫面層次,卻自然而然的透露出一股空、靜、寂、幽的佛韻。
閉眼,任由念頭輕舞飛揚,那種感覺如此愜意,仿佛置身于空曠的原野,只有流動的微風和天上漂浮的白云為伴。一時間,“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腹歡喜,開天下古今愁?!边@段經典之語,忽然涌上腦海,久難散去。
▲黃玉掛件-蓮心禪韻 | 玉器編號:153098
琢一手持佛珠、面容虔誠、斂目持頌的佛子。整器造型圓潤精巧,層次簡單分明。彌勒佛與“童子相”相結合,兼具了佛性與純真。
大肚能容,忍為高,和為貴,不拘小節;笑口常開,唯有笑對人生,方能離苦得樂。當直面彌勒佛像的那一刻,一切凡俗方拂塵而去才恍然悟到,心中的那方歡喜應這般模樣。
▲白玉子料掛件-彌勒佛 | 玉器編號:155053
為佛陀造像是佛教中傳播教義的重要媒介,彌勒佛乃大乘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又稱未來佛,因其慈顏善目,笑口常開的形象,深受普羅大眾的喜愛,堪稱中國佛教的形象大使。在與佛教文化多有交融的玉文化中,自然也少不了彌勒佛的身影。它的形象代表了中華民族寬容、和善、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也蘊含著人們對于美好未來的期待。
▲白玉子料掛件-彌勒佛 | 玉器編號:109716
玉雕創作對玉雕師來說,是生活,也是修行,玉石是有靈性的,應該尊重每一次的綻放。每塊玉石都有它自己最佳的創作表現手法,以一種修行的心境,去觸摸最真實的佛家空間,為佛造像,就是一個自我修行的過程。這場修行,是一場審美的覺悟,修養愈深,愈能闡述作品的造型之美,空間之美。
▲白玉子料掛件-彌勒佛 | 玉器編號:161385
彌勒佛喜氣的形象,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種體現,而它喜氣的神韻也主要集中在面部表情、整體造型和配飾,其中面部的造型尤為重要。傳統的玉雕彌勒佛的造像基本上都是以寺院里的那種高大、莊嚴的形象來表現的?,F代玉雕更多的突破了傳統,進行了創新。將彌勒佛與“童子相”相結合。以現代人們喜歡的“萌”和“憨”來表現。
▲羊脂白玉掛件-彌勒佛 | 玉器編號:161377
彌勒佛造像的創新改變了人們對玉佛的固有的莊嚴形象的認知,將佛的形象變得可愛稚嫩,有佛性更有孩童心,外表萌態,內心卻智慧無窮。
▲碧玉掛件-彌勒佛 | 玉器編號:162563
玉有百姿,心生百態。佛像玉雕承載了國人心中的一片自然之地。行樂其間,可養林下之風,誠可湛情也;觀相其中,可參天地生息,誠可忘機也。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玉懷古致,竹敘幽情
下一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