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聽到玉雕業內的一些朋友告訴我,他們在上???/SPAN>2009年“神工獎”的時候感觸很多,其中不少精巧創意的玉雕作品給了他們很強烈的觸動,這里面有什么原因嗎?
孫敏:“神工獎”的評獎,作品主要是玉石翡翠,沒有其他石雕。從獲獎作品分析,本屆“神工獎”一個很突出的變化就是玉雕作品在文化審美內涵上增強了。而注重文化審美、思想性、藝術含量,已經成為一個趨勢,這個趨勢把玉雕推到注重創新的新境界中。
記者:什么是文化審美的增強,這種增強是怎樣體現出來的呢?
孫敏:我來舉個例子,比如說,獲得本屆“神工獎”創意金獎的一件作品叫做《八瑞》。作者采用了中國傳統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瑞獸,與圭、璋、琮、璧四種古玉祭祀瑞器相組合,整體則類似于圓明園建筑的一個門的造型。這樣的造型設計很說明問題,那就是現在的玉雕,不論采用何種形式,都注重國學文化的融入,這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
記者:從本屆獲獎作品的情況看,我個人感覺好像是我們的玉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之后開始發生變化了。
孫敏:本屆“神工獎”有一件作品很有意思,這件作品叫做《升華》。原來作者吳灶發給作品起的名字叫《破繭成蝶》,我說,還是叫《升華》好。一件好的東西,藏在繭中,它的美得不到展示和發揮,而破繭成蝶之后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就升華了。今天的玉雕正是如此,當文化思想與藝術創意融入其中,玉雕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記者:對于玉雕境界的強調已經超越了工藝本身?
孫敏:現在的玉雕已經不僅僅憑工了,有些工藝,像上海玉雕的工藝已經接近極致了?,F在要做的是脫俗,脫離工匠氣,大師的東西就是要在思想上和創作理念上升華,增加文化含量。在本屆“神工獎”上,我看到了很多這樣取向的作品,也因此看到了希望。比如說,崔磊的作品《觀喜》,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表現中國傳統的道教題材,表現形式是新的,與傳統的道教題材在視覺上完全不同,但將傳統題材體現得非常好。
記者:本屆“神工獎”有沒有明確體現出當代玉雕的大趨勢?
孫敏:從本屆“神工獎”確實可以看出方向性的東西,也就是當代玉雕的新潮流,這個潮流怎么概括,我概括為四個字:簡約、精致。
縱觀玉雕歷史,我們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從紅山玉豬龍的極簡到清代乾隆工的復雜,直至成為強調工藝的繁復,這其中當然是文化進步的推動。而到了當代,我們的進步在哪里?我認為,繁瑣的東西不能夠表達玉的本質魅力。一件玉雕做滿工就做失敗了。玉的魅力要體現玉質,要體現隨形施藝,怎么體現?那就是簡約,它不是簡單,不是古代玉豬龍的重復,而是通過工藝展現玉的最美麗的材質屬性,通過手感的觸覺與眼睛的視覺,感受到作品所能達到的境界。要表現玉質,就要留白,要大寫意,就要簡約、精致。
記者:有什么樣的作品能體現出簡約和精致的取向呢?
孫敏:比如說,趙顯志帶來了一件作品,叫做《成熟》。作品雕得是一個桃子,原料是籽料紅皮,有小綹。作者在處理的時候,使用了俏色,葉瓣做得很精細,綹做成了凹形的裝飾,還雕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猴子。這件作品把原料的瑕疵處理得十分自然。所謂隨形施藝,就是將最好最美的玉質用最好的思想體現出來,這種思想的體現無需繁瑣和復雜?!冻墒臁愤@樣的作品,從理念上已經成熟了。
再有,一件叫做《老友》的作品,很簡單,就是兩個印章,材質是青花玉。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材質特點,用一對印章表現兩個不同形態的老者在對話,非常簡練、生動。兩個人的友情,知心的對話,帶給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留有充分回味的余地,這就叫品味,意猶未盡。
我們說評獎,說起來似乎非常復雜,實際上,一件作品在3秒、5秒的時間內就能決定出好壞,什么可以決定一件作品能在3秒、5秒的時間內奪人眼球?那就是精巧的創意,然后是工藝。以前我們說一件好作品,往往會想到,這樣的作品一定是多么好的材質,可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如何用不起眼的材料,通過創意和工藝來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內涵,這樣新的玉雕動向和隨之出現的新特點值得探討。
記者:我也注意到如今創意給玉雕帶來了很多變化。
孫敏:當代玉雕更注重創意?,F在好的玉料不容易見到了,這對玉雕也是一種考驗。我們原來也有這種取向,就是追求好料、好工,結果是用工的概念沖抵了創意,靠料靠工導致了我們俗稱的“工匠氣”。實際上工有兩種,一種是創意之工,一種是工藝之工,當創意不足的時候,用工藝之工來補,那是很蒼白的??墒悄憧次覀儸F在獲得創意金獎的作品,往往料不是很好,卻通過俏色,通過創意表現,化腐朽為神奇。當代玉雕的提高就體現在創意理念的創新上。
記者:如果讓您個人總結一下本屆“神工獎”,您會怎么概括?
孫敏:我覺得三條,第一,人氣旺;第二,作品精;第三,文化品位高。本屆“神工獎”是第二屆,但全國有10個地區,120多位玉雕大師的作品參加了評獎,其中不乏國家級大師的作品,各地名家也都拿出了很好的作品?!吧窆お劇钡挠绊懥σ呀洸粌H在長三角。下一屆參與評獎的人數會更多,影響的范圍也會更大。從現場看,前來參觀的人數也非常多,應該達到近萬人,包括上海很多的玉雕愛好者,也包括很多的行家。就水平而言,從我們掌握的業內評價來看,還是很高的。
記者:您剛才講到創意和創新,我想玉雕界可能還對一個問題會感興趣,那就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大師,在本次“神工獎”的表現各有什么不同,創意和創新又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孫敏:老一輩的國家級大師,像宋世義、顧永駿大師,他們做的是傳統題材,創新不體現在題材上,而是體現在表現形式上。像宋大師的《江南情懷》就利用了瑪瑙材質的層次,表現江南的小橋流水,很令人震撼,也因此獲得了創新金獎。
顧永駿大師所做的傳統山子也是去掉了揚州傳統山子的繁瑣,以局部手法,采取流暢、明快、干凈的線條,非常成功。
到了中年一代的大師就有了新的變化,比如說,像翟倚衛,他的技法完全是中西合璧,用西方的技法來處理時空關系。像本屆他的作品《吳水潺潺》所表現的江南特色,就獨具情致,非常成功。
年輕一代的大師,像崔磊、吳灶發,他們個人技法突出,都形成了自己的東西。如今,這些個性化的作品已經越來越多。
很多人說上海玉雕在全國領先,那么海派玉雕到底是什么?我的概括二十個字:海納百川、古今相承、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看了這二十個字,相信就可以更理解海派玉雕和“神工獎”了。
記者:我再看獲獎名單的時候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神工獎”的金獎中,分為創意金獎和金獎兩種,我不太明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孫敏:我們是這樣來評金獎的,比如本屆評獎,評了23個金獎,確定了這些作品都是金獎級別,然后再從這23件金獎作品中產生創意金獎,也就是說,獲得創意金獎的作品不僅獲得了金獎,而且是在金獎作品中經過二次選拔評選出來的,是最高金獎,我們這樣評選的目的就是鼓勵創新。我一直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沒有創新就沒有繼承,當代玉雕的標志一定屬于當代的創新。如果還是一直在做玉豬龍,要當代玉雕干什么?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和田玉微雕第一人”的玉藝生涯—記新疆玉雕大師陳曙明
下一篇:玉雕題材設計體現歷代生活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