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在八千年的中國玉文化中,和田玉以其品質高雅、質地優良成為了歷代王朝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載體,并延續至今。和田玉的玉文化載體功能是以其物化產物(玉器)表現出來的。和田玉玉器根據用途不同可分為佩飾、擺件和器具三大類以及扳指、掛件、手鐲、山子、瓶、爐、薰等若干小類。
在珠寶玉石中,單晶體類寶石因其成分單一、物化性質穩定,故其影響價值的因素相對單一。如對鉆石的質量評價,國際上普遍通行4C標準(顏色、凈度、重量和切工),可以定量化或半定量化,并由此決定其價格,國際珠寶市場上大約一個月左右即發布一次各類品級鉆石的價格,參考對比起來比較方便。然而對于玉石來講,國內外至今缺乏能統一操作的通行標準,因此在市場上,大體同類質量的玉石或飾品,其價位卻往往差別很大,很難掌握。和田玉與單晶體寶石不同,和田玉是由多晶體組成的礦物集合體,組成的礦物顆粒粗細不同、排列方式不同且分布往往不均勻,從而造成和田玉的顏色、結構、透明度、雜質等變化多樣。和田玉原料的價值影響因素很繁雜,再加上和田玉蘊含的文化對價值影響就更難把握了,這就是“黃金有價,玉無價”的緣由。本文試圖從影響和田玉玉器的眾多因素中抽絲剝繭,提煉出幾個決定和田玉玉器價值的重要因素,并對其進行探討,期望能對和田玉玉器價值評價起到借鑒的作用。
一、影響和田玉原料的價值因素
決定和田玉玉器原料價值的因素又包括品質、產地、產出環境(產狀)三個部分。這三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決定著玉器原料價值的高低。
1.品質
品質等級是作為相對價值的指標,品質和價值并沒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和田玉的結構、透明度、光澤、綹裂、瑕疵等因素構成了和田玉的特征。由于組成和田玉的礦物顆粒較細,肉眼看不到顆粒,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出其晶形,一般呈纖維狀、毛氈狀交織在一起,因而其結構非常細膩,從而韌性好。影響和田玉原料價格的因素主要有質地、顏色、光澤及透明度、塊度(重量)和形狀五個方面。
(1)質地
質地是指組成和田玉的礦物顆粒大小、形狀、均勻程度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表現。高質量的和田玉玉器要求:質地致密、均一、細膩,半透明或微透明,無或少有綹裂,潔凈雜質少,瑕疵少;而低質量的和田玉對質地的要求則要有所降低。和田玉根據其質地的高低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個級別,具體級別劃分規則如表1所示。
表1 和田玉質地分級
級 別 劃 分 標 準
特級 質地細膩均一,油脂光澤強,半透明或微透明,基本無綹裂、雜質、瑕疵
一級 質地細膩,油脂光澤強,半透明或微透明,綹裂、雜質、瑕疵少于10﹪
二級 質地較細膩,油脂光澤弱,透明度差或過于透明,綹裂、雜質、瑕疵少于30﹪
三級 質地粗糙,蠟狀光澤,透明度很差,綹裂、雜質、瑕疵大于30﹪
(2)顏色
顏色是評價和田玉的重要因素,依據顏色和田玉分為八個大類,一般來說,以羊脂白玉、白玉、黃玉為佳,碧玉、墨玉次之,糖玉、青玉、青白玉再次之。除白玉以外其他七類要求顏色要從色調、濃度、純度、均勻度四個方面進行觀察分析,顏色色調要正,不偏色,無雜色;濃度的評價是對顏色色彩飽和度而言的,要求濃淡適宜;純度的評價,一般是越純正越好,偏色時則較差,如綠色,以正綠為最好,灰綠、藍綠均較差;均勻度要求顏色要均勻一致。另外,和田玉常常出現兩種以上顏色,如帶有皮色、糖色時,顏色的搭配好,俏色巧妙或新穎的,可使作品增色,甚至價值倍增。和田玉顏色分級見表2。
表2 和田玉顏色分級
級 別 劃 分 標 準
特級 顏色色調正,無偏色,無雜色,顏色均勻,顏色色彩要清爽、亮麗,顏色飽和度濃淡適宜,俏色搭配合理
一級 顏色色調正,稍偏色,無雜色,顏色基本均勻,顏色色彩要清爽、亮麗,顏色飽和度適宜,俏色基本搭配合理
二級 顏色偏色,有雜色,顏色不均勻,顏色色彩較暗淡,顏色飽和度偏低,俏色基本搭配勉強
三級 顏色明顯偏色,顏色雜亂,不均勻,顏色色彩暗淡,顏色飽和度偏低,俏色基本搭配不合理
俏色是玉雕工藝的一種藝術創造,是根據玉石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體“按料取材”、“依材施藝”進行創作的,而創作受料型、顏色變化等多種人力所不及的因素限制。一件上佳俏色作品的創作難度很大,其價值也很高。在評價俏色利用方面,可以根據一巧、二俏、三絕這三個層次分析。對顏色不協調、不倫不類的玉器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認識到那不是俏,反成為“拙”了,不但無增值,反而會貶值。
(3)光澤及透明度
和田玉有油脂光澤、玻璃光澤及蠟狀光澤之分,其中以油脂光澤最佳,可使玉石顯得有溫潤感。其次是玻璃光澤,而蠟狀光澤欠佳。上等的和田玉與翡翠不同,大多為油脂光澤。如油脂中透著清亮,則光澤為佳。和田玉一般透明度不高,多由半透明到不透明,可劃分為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三級。和田玉以半透明¬微透明為佳。若呈蠟狀光澤,透明度差或過于透明,則次之。
(4)塊度(重量)
原料有一定的塊度,越大越難得,價值也越高。同樣質地、顏色的和田玉,大的價值高,小的則價值低。
表3 和田玉塊度(重量)分級
級 別 劃 分 標 準
山料 子料
特級 >5kg >2kg
一級 5〜3kg 0.5〜 2kg
二級 3〜0.5kg 0.5〜0.1kg
三級 <0.5kg <0.1kg
(5)形狀
原料形狀的好壞,對加工成品的選擇會有限制,而且對原料的利用率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和田玉的價格會產生一些影響,尤其是仔料,而且形狀好壞會直接影響銷售價格。一般來說,塊度大、形狀規則的原料,如方形、板狀、近圓形等,就比較好;而片狀、楔形、條形就不太好。
2.產地
在確定和田玉的價值時,產地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寶石界視產地為商標,對優質的玉料尤其重要,如不同產地的羊脂白玉,其價值不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和田玉主要產地來源有中國(主要包括新疆、青海、遼寧)、俄羅斯、加拿大、新西蘭、韓國等國家。各地所產和田玉在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物理性質等特征上基本相同,儀器測試分析幾乎也沒有差別。只是由于礦物結晶顆粒粗細以及不同產地的和田玉中所含微量元素組成不同,在某些感官特性方面,如顏色、透明度、質地等存在某些細微的差異。而不同產地的原料價格存在很大的差別。一般來說,在質地、顏色、塊度等條件都相似的情況下,和田玉的市場價格高低依次為新疆料、俄羅斯料、青海料,正常情況下,原料價格前者比后者高或高出近十倍。
3.產出環境(產狀)
和田玉的產出環境對其價值影響很大,按照產出環境分為原生礦與次生礦兩類。
(1)原生礦是從原生礦床開采所得,呈塊狀、不規則狀,棱角分明,無磨圓及皮殼。俗稱“山料”。
(2)次生礦是從原生礦床自然剝離的殘坡積或冰川堆磧的和田玉,一般距原生礦較近,次棱角狀,磨圓度差,通常有薄的皮殼,塊度較大,俗稱“山流水”。
從原生礦床自然剝離,經過風化搬運至河流中的和田玉,一般距原生礦較遠,呈渾圓狀、卵石狀,磨圓度好,塊度大小懸殊,外表可有厚薄不一的皮殼,俗稱“仔玉”、“仔料”。皮殼分無色和有色。皮殼顏色多種,有紅褐色、栗黃色、黑色等。
從原生礦床自然剝離,經過風化搬運至戈壁灘上的和田玉,一般距原生礦較遠,呈次棱角狀,磨圓度較差,塊度較小,表面有風蝕痕跡,無皮殼,俗稱“戈壁料”。
一般來說,在質地、顏色、質量等條件都相似的情況下,和田玉的市場交易價格高低依次為仔料、戈壁料、山料。
二、和田玉玉器的設計
好的和田玉原材料固然珍貴,但只有通過能工巧匠鬼斧神工般的琢磨之后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現其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正如和田玉商貿俗語所說“玉不琢,不成器”。在和田玉雕刻工作中設計是第一重要的,是較為抽象的,是較為高層次的升華。和田玉玉器是以天然產出的和田玉原石為原材料,由人類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來的。它展現了玉雕師傅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并有較高審美意義的靜態視覺形象。它包含著深厚的祥瑞寓意,反映了社會生活、宗教信仰、民俗傳統,映射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所謂設計,是總結尋找器物形成的規律,從而根據規律創造新的價值意義的方法。工藝設計是建立在物化和文化的雙重價值中,通過物質器具來影響人們的精神和生活,從而形成了社會潛質文化的特征。和田玉玉器的設計主要包括創意和造型。如北京奧運獎牌的設計。因此在和田玉玉器設計方面,應注意以下三點:
1.整體的設計要根據和田玉玉石的性質、形態、顏色等量料取材,以達到剜臟去綹、因材施藝、俏色巧用的意義。
2.受博大精深的和田玉歷史文化影響,用和田玉設計題材時,要以鮮活、動感、自然為主,充分體現出和田玉的高貴、親近以及生命感,如清代乾隆時期雕琢的大禹治水玉山。
3.和田玉玉器的造型要優美、自然、生動、真實、比例適當。整體構圖布局合理,章法要有疏有密、層次分明、主題突出。
三、和田玉玉器的加工工藝
和田玉玉器的加工工藝指玉石成品的比例、線條流暢、雕刻拋光的精細程度等各種因素的綜合。
1、加工
玉器主要是由手工雕琢而成,玉石原料融入了雕刻大師的精雕細琢,其價值也大大提升。不同的玉雕人在制作工藝上是有差異的,其藝術價值迥異,有的可能價值連城,也有的可能成為廢品,而同一玉雕師在制作過程中所付出的勞動量的多少和使用方法的不同,也會影響制作工藝的優劣,并直接決定玉器的價值。工藝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和田玉成品的價格,行內稱“三分原料七分工”,好的玉料必須有好的工藝才能將玉石的完美充分體現出來。應注意玉雕飾品的圖案、線條及比例是否和諧、統一,特別是一些人像、花卉等圖案是否符合題材的表達要求,雕工是否簡潔有力或圓潤,線條是否大方、清晰、流暢和富有表達力。
2.拋光
拋光是否精細、光滑、不刮手等直接影響著玉器的光澤,而和田玉的光澤對其價值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由于和田玉的美是一種天賦的自然之美,是由內向外慢慢透射的蘊藏深厚、柔和含蓄、魅力無窮的美,因此,和田玉能產生一種特殊的審美理念,其外表溫和柔軟,本質卻堅剛無限。即和田玉需要表現的是溫潤和柔和,而不易像翡翠一樣晶瑩剔透。拋光過程實際上是一種精細的研磨作業,涉及拋光劑、拋光工具和拋光的工藝。
四、其他因素
1.市場壟斷
玉器經銷商壟斷和田玉市場,進行炒作哄抬價格,如和田玉仔料價格的飛漲,造成仔料的價值遠遠高于其應有的價值。
2.名家效應
著名的玉雕大師所設計或雕刻的玉器,表現出無限創意、構思巧妙、線條流暢、做工精美,讓人愛不釋手、流連忘返。如果再有大師親筆落款,那一定是錦上天花,可稱得上極品,所蘊含的巨大價值就不言而喻了。
3.社會環境
良好的宏觀政治、經濟環境,對玉石投資提供了良好的大環境,就是所謂的“亂世藏金,盛世藏玉”。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首飾的消費正成為繼住房和汽車之后的又一個消費熱點,和田玉更是成了收藏品市場的寵兒。
近二十年里,我國的珠寶首飾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從產值1億發展到近1000億元,從業人員由2萬人發展到300萬人。和田玉市場也隨著這股東風得到了迅猛發展,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和田玉飾品的消費將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我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和田玉市場,可以說我國和田玉消費已經在國際上占據主導地位。
4.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受和田玉的品質與稀有性、傳統及流行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如近三年市場上比較流行碧玉手鐲,由于綠色比較適合中國人的膚色,所以碧玉手鐲的需求量大大提高,特別是品質較好的碧玉手鐲價格漲幅較大。
5.品牌價值
品牌即是顧客心中價值和利益的體現。首先,和田玉品牌必須打造消費者心目中的“服務品牌”和“工藝品牌”,通過服務和款式來體現品牌的差異化贏得消費者,從而實現服務和產品的高度附加值,最終在消費者心中實現無法估量的品牌價值。
和田玉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由于其在原料或成品采購、制作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特殊性,使得行業內很少有做得很大的企業,知名品牌寥寥無幾。雖然如此,行業內品牌效應還是明顯可見。如和合玉器、國玉是和田玉行業在新疆乃至全國都知名的品牌,同樣的和田玉成品,在他們的店里比一般小店的價格就要高出許多,但購買者依然絡繹不絕。
6.稀有性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這是決定商品價值的一般法則,這一法則也適用于和田玉市場。和田玉屬于玉石類的礦產資源,它是天然、不可再生的稀有資源。特別是新疆境內出產的玉料,其稀有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和田玉玉料難得。和田玉產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以南、平均海拔5000米的昆侖山上。目前尚無法探明雪線以上的礦產,而且原生礦開采難度大,仔料也很難找。其二,和田玉較好的玉料產量少,需求量大。
五、小結
總之,和田玉玉器所呈現豐富的造型、多變的裝飾、精湛的技法、流派紛呈的風格等都是無與倫比的,影響和田玉玉器價值的因素眾多,主要包括和田玉原料的品質、產地、產狀,和田玉玉器的設計、加工工藝,以及市場壟斷、名家效應、社會環境、市場需求、品牌價值、稀有性等方面,也受時代發展、風俗習慣及個人喜好等因素影響。綜合以上因素全面考慮,為和田玉玉器市場價值評估工作的開展尋找思路。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當代玉雕產品的重新定位
下一篇:新疆和田玉深圳文博會再唱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