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乎昆侖,西極之巨脈也。橫亙千里,終年積雪,背后擋住印度洋吹來的海洋風,腳下呵護星羅棋布的小綠洲。莽昆侖,飛鳥難越,寸草不生,粗礪的第一,蠻荒的冠軍,誰能想到,世間最美的羊脂玉——竟產在這里。
巨大的山產小小的玉,寸草不生的山產至潔至美的玉,最高最窮的山產名貴無價的玉,人間的辯證法,昆侖的大邏輯。搞了一輩子玉雕的馬學武沉吟著說:“神山無草,靈玉無色”。
千年水流去,一塊玉出來。冰清凝月魄,晶潔映日彩;遙聞芍藥香,近撫羊脂白;昆侖一片意,遺與人間愛。
不錯,玉是石頭。但和田羊脂玉是什么樣兒的石頭呵,真是遙聞有香,近撫脂白。杜甫有詩“越女天下白,皓腕凝霜雪”,越女肌膚白,卻比不了羊脂玉。越女的肌膚是青山秀水的江南養成,但還是,要輸給昆侖山的小乖乖三分白。
和田玉“聚天地之精華,得日月之靈氣”,其雖為石,也有了生命,一旦為慧眼識之,高手琢之,則獲新生。
玉是石,石非玉,玉為石詩。玉在山中待明眼人識之,識之為玉,不識為石。人在世上須辯才者知之,知之為駿,不知為駑。
君子如玉。玉,石之美者。君子,人之有德者。玉不重色而重質,君子不重地位高下,錢財多寡,形貌俊丑而重乎品德修養。君子比德與玉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孔子,萬代君子之師也??鬃诱f,玉有十一德:“溫潤而澤,仁也;廉而不劌,義也;垂而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瑜互見,忠也;縝密以栗,智也;孚尹旁達,信也;圭璋特達,德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貫于山川,地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p>
人有德而為玉,人無德而為石,人缺德而為頑石。
玉蘊含了中國人獨特的精神氣質。外國多歌頌太陽,中國人獨賞月;外國多喜黃金珠寶,中國人獨佩玉;此為中國之文化特質也。不尚光華四射五色炫目,而崇尚平易可近;不尚外露,而崇內斂。
竹,草木也。只有中國人看出它“未曾出土先有節,至凌云處仍虛心?!敝癫蛔灾写烁唢L亮節,是中國人賦予它文化品格。
玉,石頭也。也是中國人看出它“色可以濡目,性可以滌身,光可以照心”。玉原本自在為石,誰料被曹雪芹寫成《石頭記》,“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后,靈性已通……”一部寫石頭的書,竟成了中國人的百科全書。
竹子是草木中的文人,美玉是石頭里的君子,中國人是這樣感悟自然的。
一塊青玉,置之紫檀木的書案之上,仿佛一枚稀世之鳥的蛋,擱置在千古書卷之側,兩靜之間,蘊含了無窮的生趣,乃得詞牌《青玉案》。
一塊昆侖老玉,極品,蛋白帶黃,溫潤光滑,摩握于指掌之間,肌膚相親,人玉相通。雖炎夏而感透膚沁涼,雖嚴寒猶覺溫心之暖。
一個玉掛件,一個玉手鐲,一個玉筆筒,一個玉印章,一個玉佩,一個玉雕,一個玉壺,一個玉瓶……玉就這樣來到我們生活當中,與我們相伴。
也許它來自千百年前某位美婦人的頸上,來自某位王公貴族手上,來自某位文人雅士案上,跨越千年,歷經磨難,它渾然不帶些許風塵,還和新的一樣。往事如煙,靈玉不朽。
請相信,每一塊玉都來自大荒山無稽崖,都曾被棄于青埂峰下,都是女媧氏補天后剩下的那一塊,都經了鍛煉,靈性已通……一句話,都是曹雪芹寫過的那一塊,都叫賈寶玉。
玉出昆崗,現在它到了你身邊。
每一塊和田玉呵,都可以當得起這樣一句:偏一隅而雄天下。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上一篇:淺談玉雕的美學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