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玉石歷來被人們當作珍寶,在中國古代,玉被當作美好品物的標志和君子風范的象征。我國的玉雕歷史之中,蘇邦工在中國玉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到明清兩代,蘇州已經成為南玉作品中心,甚至是中國的玉雕中心。蘇州玉雕以其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細膩的人文情懷和極其精美的工藝,形成了蘇邦工獨特的藝術風格?!傲加耠m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蘇作,由古至今,一直代表著中國玉石雕刻工藝的最高水平,從手工作坊到如今的產業化發展,蘇州玉雕能人輩出、佳作紛呈。
《考工記》曾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其中材美工巧一直成為古人乃至今人治玉的原則。在玉雕創作中,極品的原料并不多見,審視每一塊原料適合做什么是玉雕藝人的必修課,隨著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依照原料的原形,盡量在可能的保留原料的體積,成為今日玉雕創作者和設計者的首選。
作品的創意有時是玉料的特殊性告訴我們的,這就要求我們善于發現和判斷,勇于創新和突破,并將它巧妙地運用到設計中。奇特的玉料是自然億萬年的造化,非常難得,看似很差的玉料,通過巧妙的設計和精心的雕琢,揚長避短,就會產生變廢為寶,不同尋常的特殊效果。古人云:玉雖有美質,在于石間,不值良玉琢磨與瓦礫不別。意思是說石中的玉雖然有美的本質但是沒有精細雕琢,與破瓦亂石一樣。
而玉再美,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 任何一塊好的玉石,經過人工雕琢,才賦予其新的價值和魅力。虛實相間,揚長避短是我們玉雕設計原則之一,每一塊玉都有它的美麗和不足之處,那么做什么題材,怎樣設計,如何去做,要做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會有若干個方案,但最終正確的肯定是只有一個,這“一個”應該是我們玉雕人真正需要堅定不懈,百里挑一,努力尋找的,為了能做到這一點就應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古為今用。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是有這樣本能不斷擴展設計的思維和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才能很好的去讀懂你想要賦予它生命信息的每一塊玉。
“俏色”是玉雕工藝制作時形成的術語,是利用“玉石”本來的顏色的一種技巧,是玉的基本顏色與小面積的其他特別顏色,在制作藝術形象時所形成的關系。例如,此件作品留有少量的紅皮,經過玉雕藝人的精心設計、加工、最終制成了有蝙蝠和象的一件玉雕作品。它能生動體現玉雕名家們巧奪天工的表現能力,大大地提高作品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玉色的運用是玉雕設計工藝中一種獨特的技巧,用得恰到好處卻并不容易。它與設計者,制作者的閱歷,見識,智慧,想象力,創造力以及駕馭雕刻技藝的水平密切相關。
一位作家曾經說過,在玉成為器物的瞬間,即已綻放出無以復加的柔情似水和優秀質地。而讓它們煥發出無限光彩的,則是那些默默耕耘的玉雕師們,是他們用自己巧奪天工的雙手給我們這個社會留下無數藝術珍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皥D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永恒的定律,而現代審美和構圖元素卻使當代蘇州玉雕在傳統的根基上煥發出強烈的時代氣息。
(本文由 中國和田玉網 www.23usxx.com 編輯整理提供,如需轉載,請保留鏈接。)
下一篇:收藏玉器新手入門